薏米,又称薏苡仁、苡米、苡仁,是中、日本和越南广泛种植的传统药食兼用谷物,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米种子富含氨基酸、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薏米种仁则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薏米生长于温暖潮湿的地区,海拔200米以下较为常见,它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兼具药理作用,具有去湿气、抗氧化、抗炎症、抗癌、抗肿瘤、降血糖和止痛等多种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玉米须是玉米棒子上的须子,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现代人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上运动量不足,导致许多人出现虚胖问题,体内湿气较重,用薏米玉米须做茶来祛湿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建议搭配赤小豆一起煮,具体做法如下:赤小豆和薏仁洗净后浸泡20分钟,然后放入开水锅中煮至开花,加入玉米须煮成茶水饮用即可。
适用人群:尤其适合湿气较重、舌苔黄腻的人群,包括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或潮湿环境中的人,对于繁忙人士来说,袋泡茶—康而福红豆薏仁茶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可以在短时间内调理身体,健脾胃、去湿气。
排骨冷水下锅,加料酒,水开后煮2分钟捞出洗净,薏米提前用温水浸泡1小时,玉米切块,切姜片,将焯水的排骨、泡好的薏米、姜片、清水和油放入砂锅中,盖上盖子小火炖30分钟,放入玉米、食盐和胡椒粉炖10分钟,最后放入枸杞和鸡精,盖上盖子焖5分钟即可出锅。
白萝卜汤的做法: 原料:萝卜1根、高汤4碗、香菜少许。 做法: 1、萝卜洗净去皮切块,香菜洗净切小段。 2、将萝卜块和高汤一起下锅煮开,调至小火熬至筷子可穿透萝卜即可,调味后关火。 3、上桌前再洒上香菜即可,个人推荐将排骨与萝卜一起煮汤,汤鲜美味,营养丰富。
主料:白萝卜250克,红萝卜250克 调料:姜3克,味精2克,盐4克,胡椒粉3克
做法: 1、将红白萝卜洗净切块; 2、锅内添水,放入姜片、红白萝卜烧至萝卜熟透,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即可。
清热祛湿的汤水有哪些?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其他诸如绿豆奶昔、红豆薏米粥、冬瓜薏米煲老鸭、清补凉等美味汤水可供选择。
湿气是中医六淫之一,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性,常见于长夏季节,长夏时节阳热尚盛,雨水较多,潮湿充斥,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30秒自测湿气重不重: 如果经常感到乏力、嗜睡,阴湿天气下总是头晕或浑身酸痛,到饭点却不饿,胃里胀胀的感觉,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饮食和作息没变却体重增加,小腿水肿,舌苔较厚腻,面色不好黏腻不舒服,大便黏腻不成形等症状,说明湿气程度较重。
如何祛除体内湿气?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减少肠胃负担;少食甜食油炸品,以免产生过氧化物;适量食用生冷食物,但建议蒸煮后食用,如苦瓜等。
薏米红豆粥是理想的祛湿健脾食物,红豆利水消肿,薏米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熬煮时不要加大米,因大米含湿气,容易导致粥太稠。
食疗防湿食物有高粱、玉米、薏苡仁、扁豆、水芹、洋葱、冬瓜、马齿苋、鲫鱼、鲍鱼、田螺等,这些食物具有健脾、消暑化湿、利水渗湿、清热利湿、通便解毒等功效。
三款常用的祛湿汤: 1、玉米排骨汤:玉米益肺宁心、健脾开胃,排骨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经常食用可延年益寿。
2、冬瓜煲老鸭:冬瓜清热解毒、利水消痰,鸭肉易消化,具有健脾化湿、祛暑除热的功效。
3、荠菜茅根脊骨汤:荠菜健脾利水,茅根生津止渴,脊骨汤清热利湿,整体功效为清热利湿、健脾消暑。
运动和避免潮湿环境是祛湿的重要方法。
夏天到了,许多人想在家煲汤祛湿清热,我这里有几道美味汤水供大家尝试,自我感觉不错!
广东人习惯在暑季煲汤祛湿防暑,热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汗液排出,有助于祛湿。
推荐几道美味汤水: 1、绿豆奶昔:绿豆汤夏天喝得很常见,但除了熬粥喝,还可以将熟绿豆与酸奶打成绿豆奶昔,口感凉凉,喜欢甜口的朋友可以加点蜂蜜。
2、红豆薏米粥:红豆薏米都是祛湿健脾的好食材,但很多人熬煮红豆薏米粥时不放大米,汤汁才会浓郁,教你一个好方法,将煮熟的红豆薏米汤(温热时)放入家用搅拌机打成糊糊,真正体现出红豆沙的香气和口感。
3、冬瓜薏米煲老鸭:冬瓜利水祛暑,切皮的黑皮冬瓜去掉籽,切成5厘米³的大块备用,麻鸭块用沸水焯烫,另烧水放入2片姜和一大把薏米,放入鸭块一起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中火煲炖50分钟,加入胡椒粉、盐、枸杞,出锅时放入香菜碎即可。
4、清补凉:海南的清补凉原料多为杂粮、水果、果干等,不同配方有健脾去湿和润肺两种主治,常见食材有绿豆、红豆、淮山、莲子、香芋、淮山、芡实、莲子、红枣、南北向、芒果、菠萝、龙眼、西瓜等,加入椰浆调味,味道更佳。
希望这些美食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