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种:
- 碧根果树在春季的4月5-10日播种,南北方的播种日期应有一定差异,南方可适当提前,但需避免春季气温过热导致苗木提前发芽和生育期缩短。
- 播种采用的碧根果种子应在完全成熟时进行冷藏或层积处理,高温条件下种子发芽能力降低,可使育苗时间延长至60-90天,从而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 育苗密度一般为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株行间距应适中,以充分利用空间,避免树体过于紧凑影响产量。
-
育苗播种:
- 在选择育苗介质(如土壤)时,应保证育苗密度,一般建议种植4排、每排间隔4棵树,这样既可以满足同一品种的传播需求,又能促进不同品种间的互利共生。
- 如果种植多种碧根果树,还需考虑4排内必须种植一个相同品种的碧根果树,以便于后续的选优选优及与其他品种之间的有效授粉。
- 层积温度控制在2-3℃,时间为60-90天,有利于促使其叶片良好通风透光,提高出苗率和花芽分化率,同时也利于后期管理。
- 在育苗初期阶段,应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如基肥、堆肥等)和相应的微生物菌剂,帮助幼苗快速发育,提高坐果率。
-
管理:
- 中耕除草是种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可防止杂草丛生,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健康发育,保障碧根果树的健康成长。
- 年度间适当的间作轮作可以丰富植物群体营养,减轻病虫害侵袭,例如在土壤肥沃的冬闲地种植黄豆、玉米、白术等作物,既减少单一作物可能产生的单一病虫害,又能利用绿肥、饼肥、厩肥等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 树园管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定期喷洒杀菌药剂,以保护碧根果树免受虫害侵害。
-
授粉:
- 雄性碧根果树开花授粉十分重要,主要作用是为幼果提供养分和激发雌性碧根果树雌蕊发育,提高果实品质,雌花需要在大约5-6天内打开并接受花粉,之后5-7天内会形成含苞待放的雌蕊,此时应及时进行授粉以提升结实率。
- 由于碧根果树与传粉果树的空间距离应保持在150英尺以内,因此理想的种植地点应该是距离较近的花丛或竹林区域,有助于有效地传粉,具体位置可以选择在两侧相邻的每排第4棵树附近设置传粉树。
- 掌握授粉适期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雄花开谢后的5-7天,这时雌花处于开放阶段,这是授粉最适宜的时间窗口。
- 若遇天气不利,雌花授粉受影响较大,此时应对棚室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加以调控,以降低其授粉难度,提高碧根果树的结实率和经济效益。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良好的育苗技术、科学的种植管理和适时的授粉措施,才能确保碧根果树在北方地区实现高效繁殖,保证较高产稳产,结合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把握,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和疏密比例,不仅可以提高碧根果树的适应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内在优势,生产优质的碧根果产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