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材配方:中筋粉200克,白糖(可不放)3克,酵母3克,温水100~110克,苦豆粉适量,红曲粉适量,姜黄粉适量,胡麻粉适量,胡麻油适量,盐适量。
- 中筋粉200克糖3克酵母3克温水105克和成光滑的面团。
- 所需材料按照步骤1将面团发酵至两倍大。
- 发好的面团有均匀的蜂窝组织。
- 取出面团,涂上一层胡麻油,均匀撒上适量盐。
- 把四种粉撒在面皮上,用手轻轻的涂抹均匀,注意四种粉界线要分明,不要混在一起了。
- 卷起,要边拉边卷,尽量卷紧,擀成大约直径30厘米的圆片,折三条印记,把面皮分成四份。
- 涂上胡麻油,均匀撒上适量盐。
- 在案板上擀平折叠成长条,再切成4个同样大小的薄片,把它们卷起来,沿着中间折成一道折痕,从一头开始盘起来,末尾压扁放在面团下方。
- 放到温暖处进行第二次发酵。
- 发至体积明显膨胀,胖乎乎的,拿起轻飘飘的感觉就算发好了。
好吃的苦豆子特点:
- 外貌:苦豆子是灌木状,枝多成帚状,密被灰色伏绢状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5~25,灰绿色,矩形,长1.5~2.5厘米,两面被绢毛,顶端小叶较小;托叶小,钻形,宿存。
- 茎: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厘米;花密生;萼密被灰绢毛,顶端有短三角状萼齿;花冠蝶形,黄色。
- 种子:荚果串珠状,长3~7厘米,密被细绢状毛,种子淡黄色,卵形。
-
稳定成密植园或薯块型种植: 苦豆子是不挑土地、适应性强的作物,通常适合于干旱沙漠和草原边缘地带。
-
土壤类型: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沙性、荒漠化区域。
-
地形选择:适合种植在石头地、沙性地或者耕作层较浅的环境中,避免受渍烂影响。
-
管理策略:无需频繁灌溉,只需保持适度水分,避免水涝,让土壤保持湿润状态即可。
-
-
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
农业收益:通过成熟后的苦豆子收集出售,也可作为药材或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用途广泛且效益显著。
-
市场需求:由于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苦豆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资源,尤其是市场对天然有机肥料的需求逐年上升,生产过程中采用复合配方和技术,如苦豆子复合肥,能够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品质和环保水平。
-
-
经济效益分析:
-
成本控制:购买整套收获工具和设备,包括收割机、运输车、包装机等,以及种植设施、种子、化肥等初始投资约需万元左右,随着作物增产和复种,成本可以持续降低,年均利润可达到万元左右。
-
员工工资和福利:种植苦豆子需要大量劳动力,包括主雇、辅助、临时工人等,因此综合考虑,初期的投资费用可以转化为工人的薪资和福利支出。
-
生产流程与规模:按照标准种植面积计算,单季产量可达300-500公斤,规模化种植时,吨粮产值可达千万元以上,因此总体经济效益显著。
-
苦豆子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生态环境友好、经济效益优良的农作物,因其独特的特性,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值得广大农户和相关产业积极推广和应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