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圆式的制作:糯米粉中加入适当艾草叶(约150克),两者混和揉成面团后,用艾草汁浸泡发酵,然后根据家庭喜好的口味搭配糯米粉、艾草粉、豆沙馅或其他馅料进行填充,揉搓成长条形,捏合成豆沙馅的圆团,冷却后搓成各种形状,如狮子头、兔子、金元宝等,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沥干水分即可。
-
馅心选材:青团通常采用豌豆沙馅,这是一种传统的浙江地区民间美食,由糯米粉和黄油、芝麻粉、豆沙等配制而成,此馅料具有韧性和入口绵软的特点,既能增添菜品的美味,也能满足食客的视觉和口感需求。
北方面对这一问题可能不太适应的是很少见的艾草煎煮技术,且并不清楚如何通过改良米浆中的成分达到青团所需的清香、色泽和口感,以下是针对青团的新鲜做法:
宜兴青团制作
主要材料:
- 糯米粉:200克
- 黑米粉:100克
- 蔬菜汁:500毫升
- 昆山绿苎头:适量
- 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 准备新鲜的昆山绿苎头,选取嫩叶洗净,洗净时应注意去除硬梗和杂质。
- 在蒸锅中加入足够的水,并加入适量的食盐,使水面略高出食物表面约5厘米,因为要保持青团表面呈绿色,而非煮出白色泡沫。
- 推荐使用艾草蒸汽锅进行烹饪,这种方法既保留了艾草的自然香气,又能使得水底呈现绿色,利于蒸熟青团,锅内热水开后,只需保留40-50秒,即可焯水,清除青团表面的苦涩味。
- 锅内加入洗净的蔬菜汁,此时的清水不宜过高,以免高温破坏艾草的清香,按照约3:1的比例将浸泡后的艾草叶与蔬菜汁混合,打成青汁备用。
- 混合后,将刚熬好的艾草汤汁加水稀释成接近现用清水的浓度。
- 加入磨好的糯米粉、黑米粉,以及剩余的艾草汁,充分搅拌成光滑的面团。
- 取适量青团面团,揉成小剂子,将馅料包裹其中,整理成所需形状。
- 把揉好的青团轻轻拍扁,用开水将青团边缘湿润并折成八字型,防止水分蒸发。
- 在蒸锅中加入铺有一层面团的炊具,上层覆上预先烘焙好的竹叶或油纸,底部铺上锡纸,在蒸架上均匀摆放事先准备好的青团。
- 再用蒸锅加热水蒸煮约10分钟,上气后待5-6分钟打开锅盖,用竹签或牙签轻轻挑起蒸熟的青团,取出,晾凉后即可享用。
老字号的绵延历史
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特色的青团制作方式,如苏州的葱泥粽、南京的狮子头、绍兴的梅糕、杭州的肉夹馍等,这些经典之作都有着深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丰富的传统工艺传承,如老上海、南翔馒头、八宝饭、京酱肉丝等等。
虽然上述做法在南方较为常见,但在北方仍需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和改良措施,以确保其符合当地环境和口味偏好,南方由于缺乏豆芽和香茅这样的野生草类资源,北方可能会使用豆苗和苍耳等改良配方,这样既可以减轻其本身苦涩味,也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特色饮食文化,可以考虑添加适量的山药、杏仁、枸杞等辅助材料,提升青团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青团作为南方地区的代表性食品之一,其独特口感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食客的喜爱,无论是在各大传统节日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成为一道精致而温馨的家庭餐桌佳肴,尝试改良做法并注重地方风味的创新,不仅可以丰富食品种类,更能深化家乡情感,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