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
炸糕工艺错误:
- 面团选择:面粉应选用低筋面粉或中筋面粉,而非高筋面粉,炸糕通常使用低筋面粉制作,因为其面筋含量适中,能够保证面团既松散又韧性,适合炸制酥脆外皮。
- 和面方法:将面粉和水按照约1:1.2的比例混合,切记要揉成光滑的面团,以便于保持形状并达到酥脆的效果,但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先用热水和凉水交替,让面团恢复原来的状态,以免过度发酵导致面团内部产生气体,影响口感。
-
发面比例不当:
- 温度控制:由于炸糕一般在油温较低时进行,这可能是因为炉温过高或者油温过低导致发面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应使用微热的油源,使面团能在接近适宜的温度下自然发酵,从而提高面团的韧性,并降低炸制过程中产生的裂缝。
- 糖桂花质量与用量:太甜的馅料会影响炸糕的甜度和口感,在调制馅料时,需适当调整糖的比例,以达到所需的甜度而不过于腻人。
-
油脂使用:
- 搅拌时间:对于已经煮熟的江米面而言,应在冷水下一次性投入较大量面粉,一方面能确保面团在煮熟后仍具有一定的黏性,另一方面能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因面条过于粘连而导致难以切割和炸制。
- 炸制顺序:先将用热水烫过的面团和揉好的豆沙馅揉合,然后再包裹上备用,依次在锅中热油炸制,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面团内部的受热情况,避免炸制后面团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调整后的油炸面糕过程与制作方法:
步骤1:准备食材
- 面粉:根据炸糕所需的发面量,选择不同种类的面粉(如低筋面粉或中筋面粉)200克。
- 水:取水500克,其中一半用于烫面,另一半用于打面糊,比例约为1:1.2。
- 豆馅:准备好135克红豆馅、135克熟芝麻和50克白糖,待所需糖和馅料备齐。
- 干粉:适量干面粉,可用于擀面团,以防面团过于粗糙。
- 盐:2克用于调节面团口感,使产品更具嚼劲。
- 生姜末:10克用于提味。
- 黄油:1汤匙,用于增加面食的口感和美观度。
- 白醋:适量,用于调节面团酸甜口感。
步骤2:热油和面
- 热水和冷水混合:在热水中倒入面粉,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到面絮变得光滑且不易粘手,大约需要5分钟,此时面团状态接近理想状态,可在室温环境下放置一会儿,让其复原。
- 打散面粉:用筷子或擀面杖搅拌面糊,直至面糊无结块、无杂质为止,避免面糊过于浓稠。
步骤3:调制馅料
- 加入调料:将糖、生抽、白胡椒粉、盐、生姜末、黄油搅拌均匀,调成馅料风味,注意控制糖和馅料的比例,保持适中的甜度。
- 做泡豆馅:将红豆洗净去核,加入适量热水浸泡5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再与糯米粉和水混合揉成软糯的豆沙馅备用。
- 制作馅料:将煮熟的江米面剥去外皮,加入之前准备好的豆沙馅和面团再次揉匀,保持同样的体积和厚度。
- 包装材料:准备好一次性牙签或筷子作为裹面剂,便于面团整形、压实和定型。
步骤4:油炸步骤
- 炸面浆:将调好的面团擀成合适的厚度,撒上适量干面粉防粘,用牙签或筷子在面上均匀涂抹一层油,以便在面团内部留下空气通道,防止炸面时受热膨胀导致表面破裂。
- 翻面炸制:加热10厘米左右的油温,将裹满面糊的饼片放入油锅中,中小火慢慢炸至金黄色,其间需不断翻动饼片,防止表面颜色不均或焦糊。
- 炸至金黄色捞出:待油温降至不高于300℃,再次放入裹面剂的剩余面团继续炸制至饼皮表面酥脆、微黄,炸至中间部位有些凹陷但表面基本平整时,捞出控油备用。
- 复制剩余部分:重复以上步骤,将剩余的江米面和馅料裹上炸好的面团,重复上述流程,直到所有的面团都被使用完毕。
- 出锅:将炸好的油炸糕逐一盛出,装盘并撒上一些葱花或麻酱,进一步提升视觉和口感。
注意事项:
- 在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面团的湿润度适中,避免油炸过程中面团干裂,在第一次煎制前,可在盘中预先预留一点水面(或事先撒上面粉),以免面团粘连。
- 炸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油温变化,当油温升至7-8成热时,加入面团,以避免面团受热过快而炸糊,尽量保持油温在8层热以下,否则会导致炸制过程中面团内部出现急剧收缩,可能导致炸糕变形或损坏。
- 炸制完成后要及时将炸糕沥油,并在平底锅中抹上一层油以防止粘连,保证炸糕外表光亮。
- 可以根据口味和喜好,适当调整馅料中的其他配料和糖、盐的比例,使其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如果想要增加口感层次,可以加入坚果碎、果干或其他常见的果肉,例如杏仁、桃仁、葡萄干等。
- 若发现面团易破洞,可以用湿布擦拭炸锅底部,防止炸糕在油炸过程中因内外温度差过大而破损,尽量避免油锅过热,否则会刺激手指产生疼痛感,一旦发现面团开始冒泡或卷曲,应立即停止加热,等待面团恢复原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