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性:菊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约2-4尺,全身被白色绒毛,茎分枝具棱角,表面有细纵沟,叶片呈卵状三角形,边缘常为羽状分裂,裂片边缘有粗锯齿,叶面深绿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边缘花开为舌状花,数量较多,白色,中心有多数管状花,黄色,香气浓郁,果实为四棱,表面无毛。
-
功效与作用:
- 散风清热:菊花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状。
- 平肝明目:平肝明目是菊花的主要功效之一,对于治疗肝阳上升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 清热解毒:菊花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火热引起的疾病,如咽喉疼痛、口舌生疮、尿道感染等。
-
临床应用:
用量:常用5-9克,水煎或沸水泡服,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状。
-
植物特征:
植物特性:菊花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河北、河南、四川等地,全年均可种植。
-
性能:
性质:菊花以苦,微寒为主要属性,具有清散风热、平肝明目的功效,且可以解毒清热,它对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应用:
- 预防措施:平时可通过饮用菊花茶或者外敷菊花粉等方法来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作。
- 用药指导:一般情况下,每日可使用3-18克的剂量进行治疗,如需要长期服用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病情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
中药菊花因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适应范围,对于改善身体健康,防治各类疾病有着重要的医疗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