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和辛拉面有什么区别?

12小时前 (06:21:12)阅读6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6735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34719
  • 回复0
楼主

味千拉面和辛拉面有什么区别?

味千拉面属于碱水面。

辛拉面是泡面。

1、碱水面,可以做炒面拌面。

切蒜碎,辣椒面,芝麻,芝麻酱用水调开,糖,盐,耗油,烧冒烟的油泼到料里,调匀。

味千拉面煮熟,把酱料拌匀,撒些黄瓜丝,鸡丝。

2、辛拉面就简单了,煮起来,加料包。打个鸡蛋,午餐肉,放点拔丝芝士,娃娃菜,辣白菜,豆芽,出锅。

两者不是一个厂家的,所以定位不同,一个是做碱性比较多的拉面,这种碱性多的一般比较筋道比较Q,然后过水煮好后在跟里面的拌酱混合拌着吃,味道很不错的。

辛拉面偏向生的,正常的话是煮的比较多,然后加上里面的调料,自己也可以加些蛋青菜一起煮也不错。

味千拉面和兰州牛肉拉面的区别?

一个是日式,一个是中式。作为个人来说,味千拉面的面更华润,而且一般开在环境比较好的商场内,适合小有情调的情境下吃,要慢慢品尝。

而兰州牛肉面一清二白三黄四绿五红的特点格外突出,就餐环境更加日常,更适合填饱肚子,大快朵颐。

个人认为味千拉面比兰州牛肉面实在兰州牛肉面除了一碗调料汤水以外,就是点面,有的甚至连萝卜都没有,想找肉那更是难上加难啊,相反,味千拉面的质量方面比兰州牛肉面要好很多,值得推荐

味千拉面和兰州牛肉拉面是两种不同的拉面品种,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原料不同:味千拉面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水和碱水,而兰州牛肉拉面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水和鸡蛋。

制作工艺不同:味千拉面采用机械制作,生产效率高,而兰州牛肉拉面则是手工制作,需要经过多次揉面、擀面、拉面等工序。

配料不同:味千拉面的配料比较多样化,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配菜,如猪肉、牛肉、鸡肉、蔬菜等,而兰州牛肉拉面则主要搭配牛肉、黄豆芽、葱花等配料。

口感不同:味千拉面的口感比较软嫩,汤头清淡,适合喜欢清淡口味的人食用;而兰州牛肉拉面则口感比较劲道,汤头浓郁,适合喜欢浓郁口味的人食用。

所以,味千拉面和兰州牛肉拉面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拉面品种,它们各有特色,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品种。

味千拉面起源地是哪?

1.味千拉面为日本一家专吃拉面的店铺品牌,以九州熊本为中心,始创于1968年,而其徽号是妹妹携带碗面图案。

2.不过味千拉面在日本只算是小品牌,日本所有的分店7成集中在熊本X,其他地区的分店并不多。

3.在大陆包装推广的还算不错,截止2012年底,在中国地区大约开了六百多家分店,营业额三十多亿。

4.之前有曝光过味千拉面的面汤并非熬制,而是浓缩液勾兑的。

味千拉面是哪国的品牌?

味千拉面是日本的品牌。

于1968年在日本创立,总部在日本熊本熊,味千拉面徽号是妹妹携带碗面图案,在日本已有75余间分店,味千骨汤是采用日本中央大厨房熬汤工艺,生成了高品质的味千骨汤汤底

味千拉面

1968年在日本熊本成立的品牌

味千拉面,1968年在日本熊本成立的品牌。

1996年潘慰开始将日本味千拉面引入香港及内地,并先后取得该品牌在香港、澳门及内地的永久经营权。2007年3月,味千拉面的股票在香港主板上S。2018年11月27日,味千拉面在上海中心举办“大骨熬汤50年,全球门店800家”品牌战略升级发布会。2018年11月17日,国内多家媒体参观了味千位于山形的中央大厨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大厨房熬汤已成为日本连锁拉面店主流的熬汤方式。

2020年1月10日,味千中国2019年第四季度同店销售增长为6.8%。

日本

味千拉面是日本品牌。味千拉面“味千拉面”店始创于1968年,发源地日本九州岛的熊本,自负拥有九州岛“白汤之雄”美誉,其独特之白汤采用猪大骨,各类鱼骨经长时间熬炖而成,含有大量“软骨素”,对人体骨骼钙质有着极佳的补充……"味千拉面”拥有一流的日本拉面产品与文化,在亚洲各地区已开设超过七百家连锁店。

为什么味千拉面那么不受国民待见?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你为什么不再去吃味千拉面?获得最热烈的回应是:最难受的是纸还收费。。。吃面都要用到纸巾啊。。。奇葩!

从当初野心勃勃地计划5年开1000家分店,到现在沦为用户眼中一家纸巾要自己买,点完单马上催着要付钱的奇葩餐厅,很多人在味千拉面消费的 “不如意事”肯定还有很多。

味千拉面和辛拉面有什么区别?

其一,价格死贵。从最初的18元一碗到现在的几十块一碗,味千拉面很稳定地拉开了和其他拉面的价格差距。

其二,调味包阴影。这么贵的面,真材实料我也认了,但自从得知它的汤底是成本几毛钱的汤粉勾兑的,贴在味千身上 “低性价比”、“不健康”的标签恐怕就很难撕下去了。

其三,量越来越少。40块钱一碗的面,女生都吃不饱,遑论男人?吃不饱可以加面,加一份收5块钱,但一份只有一口面,有一次电商君加了3次才勉强吃得不饿!

味千拉面和辛拉面有什么区别?

其四,定位尴尬。装修风格学日本,服务质量完全不入流。

和在味千拉面消费时遭遇到种种“不如意事”相对应的是,今年21岁的味千似乎正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局。

今年11月末,味千中国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财报,营业额11.52亿元,同比下滑2.5%,净利润1.09亿人民币,同比下滑80.9%。

唉,就因为多收了一包纸巾,丢了8成S场!

“拉面女王”的五年千店梦

味千拉面源出日本九州岛的重光家族,虽然在日本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在当地只是一个座位数不到十个的小店,“日本第二大拉面品牌”的说法更是无从考证。

真正让味千拉面名满神州的,是将其引入中国的味千中国女掌门潘慰。

味千拉面和辛拉面有什么区别?

1995年,潘慰在一次商业考察中“邂逅”味千拉面,决定将其带入中国,就找经营面馆的重光家族商谈代理一事,估计连重光家族都没想到,自己一个勉强糊口的小面馆,居然有人这么看重,一高兴,就将永久代理权给了潘慰。

1997年春节,深圳世界之窗,潘慰用推车叫卖的原始方式推销味千拉面,8天赚了20多万!

几个月后,潘慰在深圳华强北开办了味千拉面在中国的首家店面。

味千拉面深圳华强北店

十年之后的2007年,味千(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成为首家在香港上S并以内地为主营业务的快速休闲餐厅,上S后的味千S值达到90亿元。

2008年,味千(中国)主席潘慰以35亿元成为胡润餐饮富豪榜首富。

从味千中国的发展不难看出其发展轨迹:利用当时国人崇尚洋品牌的心理,以深圳和香港为据点(潘慰嫁给了香港人),站稳脚跟后开拓上海S场,上海S场超过了深圳后,以开分店的方式向纵深发展。

在和日本重光家族的合作上,重光家族提供味中国碗底汤底,同时一直在味千中国占取部分股份,但味千中国是独立的——从实力上来说,日本味千可以忽略不计。

截至2010年年底,味千在中国86个城S、27个S份开了508间连锁店, “拉面女王”潘慰开始憧憬着“五年千店”的梦想。

但是,一场巨大的危机在半年后不期而至。

调味包勾兑的汤底也敢卖这么贵?

“一碗汤的钙质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类的数十倍。”很多人对味千的印象,来源于这样一句广告语。

但这句话马上就成为打脸的“呈堂证供”。

2011年7月,多家媒体爆出味千拉面汤底由成本不过几毛钱调味包勾兑而成。

因涉及虚假宣传,味千中国的股价在10天内暴跌25%,潘蔚的身价狂跌20亿元,公司当年净利润直接缩水56%。

尽管味千中国采取了道歉、产品下架等形式努力挽回品牌声誉,但收效甚微。

好不容易等到“勾兑门”风波渐息,接下来又发生了 “抵制日货”风潮,很多味千的中国门店首当其冲。

为了打消国内民众的顾虑,味千快速作出“去日本化”的措施,称品牌虽然具备“日本元素”,但却是 “100%港资”。

事实是重光家族一直在味千中国持有部分股份,“100%港资”的说法不攻自破,味千在中国持续遭到抵制和冷遇,销售进一步下滑。

转机出现在2015年,这年的7月,味千(中国)出资6000万美元投资百度外卖,这笔投资为味千(中国)带来下一年7.46亿港元的盈利。

但是,味千核心业务的下滑已不可遏制,2015年和2016年的上半年,味千(中国)的营业额分别下滑2.6%和11.1%。

2017年上半年,味千颓势依然,不仅营收下滑,门店还去年上半年减少了13家,五年千店的计划眼看就要成为泡影。

味千拉面会不会被淘汰?

按道理,当年的“汤底风波”已过去多年,民众在处理中日关系上也更理性,味千应该有足够的机会卷土重来,但是近几年味千中国的业绩却持续下滑,只能说明一点:只顾着跑马圈地,淡忘了餐饮本质问题——好吃、舒适。

总结起来,近年来味千的业绩下滑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S场环境今非昔比。如今我们身边各类品牌层出不穷,当初味千拉面先入为主进入洋拉面消费S场的优势已经没有了。

意大利餐厅

其二,品牌老化。味千的消费场景过份依赖日式拉面的S场定位,其浓烈的日式店铺风格,一开始也迎合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但随着店面的重复增加,出现审美疲劳只是时间问题。

其三,产品结构单一。消费升级需要推出更加时尚和健康的产品,而味千拉面的产品种类并没有多大的创新和突破。

其四,服务跟不上趟。近年来,由于业绩下滑,味千对人力成本采取高压控制,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也没能推出像肯德基等快餐那样的线上点餐系统。

回到本文开头,有些人抛弃味千,并不是真的因为它多收了一包纸巾,而是看到其平庸和同质化的趋势,不夸张地说,这样下去,味千完全有可能被S场淘汰。

但味千拉面显然并不想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2016年底,味千中国一口气签下全球8000多个机场和欧洲S场门店的经营权,希望能够提高品牌曝光率以及品牌形象。

问题是,与机场里其他餐饮品牌相比,味千拉面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消费选项中吗?

【电商报原创,欢迎关注我们。重磅新闻跟踪报道,中国电商媒体影响力第一!】

随着经济发展这种所谓的日式快餐,美式快餐在国人眼里早就不入流了,况且味千就跟方便面一样用汤包的,味道不行,质量不行,欺骗消费者,好多年前一听到说:我们去吃麦当劳,肯德基,或者味千。别人会“哇....”,现在听到估计都会“咦....”,所以不单指味千,其他类似的快餐店慢慢也会不受大家待见了。

读DX的时候,去山东泰安爬泰山的时候,下山后太饿,刚好旁边有一家味千拉面,第一次见。本人南方人,不是很喜欢面食,但同学想吃,于是就跟同学一块进去了,说下我当时的感受吧!

进门之后感觉门面装修得还不错,服务员也挺热情。找位子坐在来点单的时候尴尬了,太贵了,随便一个面都38以上(那时候还是学生呀,在山东5快钱可是能吃一大碗刀削面的),顿时心里就有点后悔了。看了很久,挑了个汤面(具体名字忘了),等面一上来傻眼了,碗是够大的,但分量也太少了吧,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完全没有饱呀(我本人吃面吃不了太多的)。但是东西又太贵了,舍不得吃呀,吃完了问服务员纸巾在哪里,结果告知要收费,果断没要,出门去附近的肯德基点了份薯条吃。当时感觉自己太奢侈了,吃个面吃了40多,心疼!

个人觉得味千拉面不好吃,有点像泡面加了点菜。南方人吃面少,北方人吃的面又比它味道好,还分量足。关键是你味千拉面要装什么高档,不像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随意,让人进去之后觉得放松!味千拉面失败也正常!

首先据我所知味千拉面总部是在日本熊本X,后来承认拉面的汤底非熬制而是勾兑的。以下是我个人的观点哈。

1.传统餐饮

初中上艺校的时候就有味千了,那时候觉得大家放学去那吃一碗还挺好的心里比较美。后来隔了很多年,大一2015年的时候去新中关那家吃从口味上来说简直是大反转!

并且当时我点的不是招牌是新出的。从品质、口味、服务个人觉得需要改进吧。标准化餐饮所欠缺的。

2.口碑宣传

今天看到了味千的事件,上了大众点评搜了一下基本评价都是一般水平了。真的是在慢慢撤退S场的感觉。而且现在一家拉面接着一家的开。已经不缺乏这种豚骨拉面的S场了。

两三年前第一次吃时印象还是很好的,菜品很多,味道也好吃。

结果去年夏天又去了两次,彻底不想再进味千的门了。

首先是贵,量还一般。一碗面将近40,一般的面不过10到20左右,好一点的将近30。

其次是不好吃。口味这个事要看个人,我个人是拒绝味千的。为什么暑假我去了两次就不想再去了,因为我一次吃面一次吃饭,然后收到了双重伤害。

最后感觉菜品比起之前变少了啊,让人有点没兴趣了。

0
回帖

味千拉面和辛拉面有什么区别?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