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建造技术
1 场地选择

选择水质良好、水头充足、兼有水草生长和多种饵料的水域,选于有工业废水排放的区域,需进行水头分析和水质测试,确保水头合适、水质适宜。
2 池塘人工饲养
池塘面积不宜过大,选择大水面,面积以1公顷为宜,池塘需设置自然含氧池塘,确保水头稳定,避免因水头过低导致水草枯萎。
池塘周围必须设置防逃设施,包括水池围网、栏杆、栏板等,确保河蟹无法随机逃逸,拦网采用聚乙稀网片和树桩防护,高1.5米,深.5米,可抵御水流冲击和河蟹攀爬。
蟹种放养
1 选择适合的幼蟹种
幼蟹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具有适应性,避免因环境变化而出现突变。
2 大水面放养的最佳时间
放养应以冬春为主,12月和3月的2-4月为最佳放养时间,寒冷和结冰时需避免放养,以免冻伤幼蟹。
3 放养密度

池塘面积、饵料种类及水质均影响放养密度,可采用密度适宜的放养方法,确保池塘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 放养时的放养要求
放养时需将幼蟹装入船内,均匀撒布,范围扩大,避免个别集中,若为外地采购幼蟹,需先浸泡1-2分钟,再放入水池中,使其自然吸水适应环境。
饲养管理
1 蟹种投喂
大水域中水草较多时,可在生长期及时投喂人工饵料,如螺蛳、河蚬、鱼虾肉等,促进快速生长,每天投喂2次,上午8-9点,下午17-18点,日投喂量按体重5%-7%。
2 水质管理
池塘水体通畅,水质稳定,需定期使用生石灰和拌饵投喂,以改善水质,高温季节可使用生石灰25-3公斤/667平方米,以达到最佳效果。
3 晚期管理
在自然生长期禁止放鸭、放网、捕捞,避免造成水下伤害,必要时,需在洪水季节及时补修拦网,确保水草和幼蟹的安全。

病害防治
1 水域清塘消毒
池塘周围需定期进行清塘,彻底消毒,避免水草枯萎或细菌污染。
2 放养时的注意事项
放养时需保持动作轻快、快速,避免损坏幼蟹,操作过程中应轻快、及时,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伤害。
3 内服药措施
可采用生石灰和拌饵投喂,或使用内服药如氟哌酸、益肝素等,减少病害发生。
成蟹捕捞
大水面放养需定期进行捕捞,9月中旬开始,需组织集中捕捞,避免河蟹逃逸,利用渔具进行水下作业,提高回捕率,减少死亡率。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同养殖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