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作为中国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可以干炒、炖煮,甚至凉拌,无论是哪种烹饪方式,烧制之前都需要将干木耳提前泡发至饱满肥厚,这样才能保证出锅时的口感,泡发时间的长短却常常被忽视,民间没有确切规定,完全凭个人经验和偏好,短则几小时,长则过夜,有时因故耽搁,也可能泡上几天几夜,这种"随心所欲"的态度却对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金华这起中毒事件就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 黑木耳中毒并非个案,而是屡见不鲜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新闻截图可以看出,米酵菌酸毒素作为致病元凶频繁出现,这种毒素具有耐热、耐高温、耐蒸煮等特点,意味着常规的烹饪方式无法有效消除其危害,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毒素还经常存在于新鲜的银耳中,因此鲜银耳的食用也需要谨慎对待。 实验数据显示,在常温环境下,黑木耳泡发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10小时后细菌数量便开始疯狂增长,24小时后达到340000 CFU/g,即每克黑木耳中可检测到三百万个细菌,这种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而在冰箱冷藏环境下,细菌增长虽较慢,但两天后依然会达到高峰,可见,黑木耳本身并无毒性,但致病菌和毒素的产生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密不可分。 针对泡发时间过长后食用黑木耳带来的严重后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新闻中提到的金华三口中毒事件中,女孩的生命垂危正是由米酵菌酸毒素引起,这说明,食用不当的黑木耳不仅会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高温天气,泡发时间过长的黑木耳更容易变质产生毒素。 对于一些为了方便或节约时间,在超S或菜场购买已经泡发好的黑木耳的朋友,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实验数据显示,超S或菜场泡发的黑木耳细菌和霉菌数量已超过家中泡发两天以上的水平,由于泡发时间难以掌控,安全性堪忧,泡发黑木耳最好在家中自己操作。 黑木耳的营养价值不容小觑,它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原成分,被誉为"人体清道夫",能帮助排出体内垃圾物;还能化解胆结石和肾结石,含铁丰富,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含有抗肿瘤物质,可防癌抗癌,这些益处背后,黑木耳中的细菌毒素也会造成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甚至导致脏器衰竭,食用前务必谨记以下几点:
- 从实验数据可知,黑木耳泡发时间不宜过夜及长时间泡泡!冷水泡发,两小时足够了!如果需要泡发过夜,最好将黑木耳放入冰箱冷藏环境中,但也不宜超过24小时!如果不小心泡发时间过长,一定要果断扔掉!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想想中毒轻了是身体难受;中毒重了,不仅身体遭罪,还要赔上医药费,更何况一不小心,还有可能赔上性命!尤其是夏季高温天气,更要谨慎!
- 针对一些为了节S时间,在超S或菜场购买已经泡发好的黑木耳的朋友们,这里也有一组数据供参考:超S或菜场泡发的黑木耳细菌和霉菌数量已经明显超过家中泡发两天以上的水平,因为根本无法得知超S或菜场泡发黑木耳的时长,所以安全隐患更大!泡发黑木耳最好在家中自己操作!
- 饮食安全首先要放在心上,黑木耳作为餐桌上的常用菜之一,食用得当对健康有益,食用不当却可能危害生命,无论是哪一种烹饪方式,烧制之前都要确保黑木耳的新鲜度,泡发前最好用醋和盐搓洗干净,再用流水清洗两三次,泡好后切忌过夜存放,最好将泡好的黑木耳放在冰箱冷藏环境中冷藏24小时,超过24小时后不要食用!夏季高温天气,泡水时间最多不超过8小时,超过8小时就不要吃了!冬季南方室温较低,泡水时间可以控制在12~24小时,北方室温较高,也不宜超过8小时,如果泡发时间过长,可以尝试将泡好的黑木耳放入冰箱冷藏环境中冷藏24小时,但超过24小时后仍然不要食用!关爱生活,关爱健康!黑木耳与田螺、野鸡、野鸭、萝卜等食物一起烹饪时,也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过程中产生食物中毒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