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制养料
- 材料准备:选择棉籽壳作为培养基质,加入麦麸、石膏、木屑、玉米芯等多种有机材料,每种材料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2%。
- 浇水搅拌:将上述材料混合,加水至覆盖约2cm厚的湿土或草皮,充分搅拌均匀,放置在室内,如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保湿发酵,持续1-2周。
接种管理
- 高温消毒和杀菌:使用蒸汽加热设备,将其处理过的菌种喷洒在处理过的棉籽壳上,以达到杀死有害微生物、抑制真菌生长的效果。
- 应用接种床:按照五到八厘米的厚度铺一层消毒后的棉籽壳,再覆盖一层一层,逐层形成高密度的垫料。
- 控制环境条件:保持接种室的温度在25℃左右,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水平,约为92%,确保菌丝能正常生长,在接种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接种床上的湿润情况和菌丝生长状况,调整接种时间和温度。
出菌管理
- 温度调控:将接种室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随着菌丝逐渐发育,温度应逐步降低至15℃以下,维持这一范围以减少发热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水分补充:水分供应是影响菌丝生长的重要因素,一般通过调节室内的湿度以满足菌丝对水分的需求,当温度下降至适宜时,适当提高水分含量,如增加淋头供水,或利用雾化器喷射少量水雾保持较高的湿度。
出菇管理
- 去除老菌株:当菌丝完全发育到菌盖即将成熟时,应去除内部的老龄菌丝,以便新菌丝更好地生长和分化。
- 移除表面异常菌株:发现菌盖表面呈现破损、病状、腐败等情况,应及时移除以保护完整的菌丝群体并促进健康生长。
- 提供通风透气:避免闷热环境下或过度密闭空间导致菌丝死亡,保持接种室内氧气充足,可通过开窗通风、使用风扇等方式提高空气流通,促进菌丝生长发育。
适时采收 根据金针菇生长期不同,采摘时间也有一定的差异,苗期(菌丝刚萌芽)应在菌盖顶部抽出,待菌盖完全展开,菌柄明显弯曲且手感坚实时进行采收,此时金针菇生长最旺盛,品质最佳。 而初熟期(菌盖表面已开始变黄,菌柄上有菌丝)则可稍晚一些采收,防止果实积累过多水分而腐烂,一般在菌盖顶部有较明显的黄色部分时即可采收,避免采收过早造成产量损失。
金针菇的种植过程需要精细的管理工作,包括原料的选择、土壤肥力调配、接种技术和水分控制等环节,遵循科学的种植规律,精心呵护金针菇生长,才能收获口感优良、营养价值高的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