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

3个月前 (03-24 23:58)阅读7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5183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03661
  • 回复0
楼主

中秋节的起源与意义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此节日仅次于春节,被视为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它也被称为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并深受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的喜爱,中秋节的由来与秋季的时序紧密相连,因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中,八月位于中央,而八月的十五日又是月圆之时,故此日得名中秋节。

中秋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秋祀和拜月习俗。《礼记》中记载了天子在秋季夜晚祭月的仪式,两汉时期,中秋赏月的习俗已初具雏形,至唐代更是盛行起来,并正式定为中秋节,欧阳詹的诗句“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便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圆景象。

中秋之夜,月色如水,古人常将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八月十五日又被称为“团圆节”,许多文人墨客以月亮为寄托,抒发离别之情,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王安石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我国三大传统节日,其背后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紧密的联系,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如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古代的祭月活动逐渐演变为轻松的欢娱,赏月之风在唐代尤为盛行,从宋代至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各地的中秋习俗依然丰富多彩,许多地方留下了“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在北京,明嘉靖年间还为皇家祭月修建了“月坛”,当月亮升起时,人们会在户外设案,供上瓜果和月饼,祭拜月亮后,全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聊,共赏明月,祭月拜月的活动已被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但中秋节的团圆意义依然深入人心。

0
回帖

中秋节的来历?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