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儿童生活节奏被大幅度打乱,原本用于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被排满游戏、娱乐等活动占据,在此背景下,作为成年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由于缺乏正常上下学的压力以及与家人朋友的互动减少,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之余无所事事,这让家长们不禁担忧,他们是否应过多关注孩子的课余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中是否包含过度的游戏消费。
据近日曝光的新闻报道,一名10岁的小男孩,出于对电子游戏的热爱和冲动,未经父母同意,竟在家中充值了14000多元人民币购买网络游戏虚拟货币,该小男孩的母亲为了维持家庭的日常运营,每月在街道清扫工作中艰辛付出,约耗资全年工资来维护自家的生活条件,这次事件的发生,不仅反映出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和监管的疏漏,还引发了公众对于未成年人游戏消费行为的深入讨论和反思。
从监管层面来看,对于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一方面需要明确界定其界限和处罚措施,腾讯等主流在线游戏平台,虽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在非官方渠道购买虚拟货币,但仍需加强实名认证制度,严格要求游戏账号与真实身份信息绑定,确保玩家信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大对商家诱导未成年人购买的行为打击力度,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严惩利用各种手段诱骗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的违法行为。
家长与学校需共同努力,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引导,通过积极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白适度游戏有益身心健康,了解各类电子产品的益处与风险,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之中扮演表率作用,严格控制孩子的娱乐支出,引导孩子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阅读、体育锻炼、公益活动等,以此降低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针对涉及到具体游戏充值问题的平台和商家,应主动联系并与其展开沟通协商,阐明孩子充值的具体情况,并与平台管理员或游戏公司相关人员一道查明游戏购买动机、充值金额以及关联账号归属方等关键信息,协助核实是否存在违反游戏规则或涉嫌诈骗等问题,若确有此类情况,家长和企业需依据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规范,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如扣除或退还相应充值额度,如违规情节严重者,可能还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10岁小学生已充值数额如此之大的事情,无论原因何在,家长们也不能轻易地轻言放弃,应当冷静面对,积极参与其中,从多方面寻找解决方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家庭环境。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了家庭教育、市场监管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只有各方携手合作,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督措施,才能有效地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虚拟世界对精神健康的侵蚀,促进其全面发展,为此,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共识,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互联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