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往往集中在年龄区间40岁以上,但今非昔比,糖尿病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许多20出头的年轻人亦首当其冲,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糖尿病发病比例近20年间已增长逾三成,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发病率(约4%-6%),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
糖尿病发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饮食失调:年轻人群普遍对食物选择存在偏颇,如过度摄取糖果、薯条、薯片、坚果、糖分含量较高的零食及油腻煎炸食品、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日常膳食中精白米面、红肉比例过大,油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失衡,使得机体内的糖脂代谢紊乱。
-
过度热量摄入:过多摄入糖分和脂肪,尤其是热量来源主要由食物中的主食以及肉类摄入为主的饮食习惯,极易引发肥胖,肥胖不仅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多以维持血糖稳定,同时加重了体重负荷和慢性炎症,进一步发展为2型糖尿病,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
缺乏运动锻炼:多数年轻人在工作与生活中长期保持久坐不动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上下班通勤、外出就餐时,他们常常乘坐电梯、搭公交,或是将乘车时间用于看电视或玩手机等消遣活动,缺乏充足的体育锻炼会使人体内的心肺功能下降,胰岛素敏感性减弱,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
心理压力大: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人承受着来自学业、职场、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长时间的压力积累会导致精神压力增大,进而引发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并促进糖代谢异常,过度劳累还可能诱发交感神经兴奋,加速糖脂代谢。
糖尿病之所以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既与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以及长期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又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预防糖尿病需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调整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