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的等级与封号
根据《册封令》和宫廷礼仪制度,妃子的等级分为正品、从品、庶品、正品以上等多个层次,以下是主要的等级划分:
- 正一品:皇后娘娘
- 从一品:皇贵妃(2名)
- 庶一品:汐贵妃、岚贵妃、伊贵妃、倾贵妃(各1名)
- 正二品:贤妃、婕妤、淑妃、德妃(各1位)
- 从二品:惠妃、姝妃、丽妃、昭妃(各1名)
- 庶二品:沁妃、怡妃、雪妃、盈妃(各1位)
- 正三品:凌妃、馨妃、嘉妃、月妃(各1位)
- 从三品:芸妃、晴妃、宜妃、雨妃(各1位)
- 庶三品:文妃、樱妃、婉妃(各1位)
- 正四品:昭仪、昭媛、昭容(各1名)
- 从四品:贵仪、贵姬、贵媛、贵荣(各1名)
- 庶四品:修荣、淑媛、淑荣(各1名)
- 正五品:修仪、修媛、淑仪(各1名)
- 从五品:德仪、德媛、德容、德华、德宁、德婕、德妤(各1名)
- 庶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婉华、婉宁、婉婕、婉妤(各1名)
- 正六品:明仪、明媛、明容、明华、明宁、明婕、明妤(各1名)
- 从六品:充仪、充媛、充容、充华、充宁、充婕、充妤(各1名)
- 庶六品:顺仪、顺媛、顺容、顺华、顺宁、顺婕、顺妤(各1名)
- 正七品:良仪、良媛、良容、良华、良宁、良婕、良妤(各1名)
- 从七品:荣嫔、祥嫔、馨嫔、华嫔、沫嫔(各1名)
- 庶七品:德嫔、华嫔、楚嫔、惠嫔、羽嫔(各1名)
- 正八品:夕嫔、菥嫔、蒻嫔、婉嫔、璇嫔(各1名)
- 从八品:芬仪、芬媛、芬淑、芬琴、芬华、芬容(各1名)
- 庶八品:薇仪、薇媛、薇淑、薇琴、薇惠、薇华、薇容(各1名)
- 正九品:苑仪、苑媛、苑淑、苑琴、苑惠、苑华、苑容(各1名)
- 从九品:芯仪、芯媛、芯淑、芯琴、芯惠、芯华、芯容(各1名)
- 庶九品:倩仪、倩媛、倩淑、倩琴、倩惠、倩华、倩容(各1名)
- 正十品:容华、容德、容欣、容怜、容瑾(各1名)
- 从十品:荣华、荣德、荣欣、荣怜、荣瑾(各1名)
- 庶十品:梦华、梦德、梦欣、梦怜、梦瑾(各1名)
- 正十一品:贵人、美人、才人、顺人(各1名)
- 从十一品:淑人、良人、佳人、淳人、常在、衡在、和在、容在、和秀(各1名)
- 正十二品:昭训、修训、宁训、敬训(各1名)
- 从十二品:光训、信训(各1名)
- 庶十二品:妙柳、柔柳、丽柳(各1名)
- 正十三品:御女、淑女、采女(各1名)
- 从十三品:长使、少使、良使(各1名)
- 庶十三品:宝林、御林、保林(各1名)
- 正十四品:弘仪、丽仪、穆仪、肃仪、芬仪(各1名)
- 从十四品:慎仪、曜仪、秀仪、祥仪、瑞仪(各1名)
- 庶十四品:顺常、顺成、训成、敬成(各1名)
- 正十五品:媚仪、媚媛、媚容、媚华(各1名)
- 从十五品:选侍、御侍、常侍、典侍(各1名)
- 庶十五品:娙娥、承娥、婧娥、徽娥(各1名)
- 正十六品:睦瑗、和瑗、颂瑗、浼瑗(各1名)
- 从十六品:更衣、充衣、承衣、贤衣(各1名)
- 庶十六品:华衣、婧衣、表衣、青衣(各1名)
- 正十七品:婧明、悦明、雍明、宣明(各1名)
- 从十七品:娘子、承娴、无涓、舞涓(各1名)
- 庶十七品:睦婉、淑婉、德婉、敬婉(各1名)
- 正十八品:温仪、温容、温华(各1名)
- 从十八品:蓉丽、钦丽、歆丽(各1名)
- 庶十八品:德则、惠则、朵则(各1名)
- 正十九品:茂仪、茂媛(各1名)
- 从十九品:答应(1名)
- 庶十九品:小主(1名)
- 正二十品:秀女(1名)
- 正超品:皇后(1位)
妃子的自称规则
妃子在不同场合的自称方式根据其等级和与皇上、后宫人员的关系有所不同,以下是主要规则:
-
皇上与后宫嫔妃的自称:
- 皇上见到太后要自称为“孩儿”或“皇儿”,见到其他地位低的人时自称“朕”。
- 皇后见到皇上、太后时要自称“臣妾”,见到其他人时自称“本宫”。
- 太后无论见到谁都一律自称为“哀家”。
-
王爷与皇子对妃子的自称:
- 王爷见到皇上和皇后、皇妃时要自称为“臣弟”或“臣兄”,见到太后时自称为“儿臣”,见到其他人一律自称“本王”。
- 皇子见到皇上、皇后、后宫嫔妃一律自称为“儿臣”,见到其他人自称为“本皇子”。
-
公主与郡主的自称:
公主见到比自己份位低的人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