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水浒传》,我们不难发现宋江这个角色颇为复杂,他似乎始终在江湖与朝廷这两条船上摇摆,这其中的原因,与古代社会,尤其是宋代的官民鸿沟、江湖与庙堂的距离密切相关。
自古以来,江湖与朝廷的距离时而亲近,时而疏远,在战国之前,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那时,如果没有贵族身份几乎意味着一事无成,随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士”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原本是落魄的贵族或大夫阶层的庶子,后来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的自由职业者,这个阶层的出现,为江湖与朝廷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到了宋代,世家大族逐渐衰败,皇权开始不受内部威胁,改朝换代只有依靠武力一条途径,在这种背景下,庙堂上的独立人格逐渐消失,所有人都将匍匐在皇权的威压之下,即使是江湖豪侠也不例外。
宋江,生于北宋中期,因缺乏教育背景或天赋而不能走科举之路,成为郓城一个小吏,他乐善好施,名声远播,成为“及时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官僚体系的渴望,他之所以走上梁山,一方面是为了混进官僚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名声和地位的提升。
在梁山,宋江通过收服各路英雄,逐渐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他虽然表面上是众人的头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心理上的“庙堂人”,他的内心始终向着朝廷,渴望通过招安的方式进入官僚体系。
在征讨田庆、王虎和北方辽国的过程中,梁山几乎无损一兵一将的顺利,这使得宋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当面对方腊这个同级别的对手时,宋江的算计似乎落空了,尽管他得到了一个看似高位的官职,但实际上却难以得到同僚和皇帝的真正认可,他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在得知自己被赐死时达到顶点,他是否会怀念梁山泊上分金吃肉的痛快时光和众兄弟们?这或许是他一生都无法解答的问题。
宋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行为和决策受到了社会现实、个人野心和江湖义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官民鸿沟和江湖与庙堂的距离,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通过研究宋江这个角色,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水浒传》这部作品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