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汽车配备2个安全气囊,这些气囊主要用于保护前排乘客在正面碰撞时的安全,配备8个安全气囊的车辆则在原有的2个气囊基础上增加了侧气囊和侧气帘,这些气囊专门用于保护侧面碰撞时的乘员安全,部分车型还会在主副驾驶座椅的膝部前方安装膝部气囊,以在正面碰撞中限制乘员骨盆的移动,安全气囊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保护的具体场景。
汽车安全气囊的标准是什么?

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带一起使用,如果不系好安全带,即使气囊在碰撞时也可能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乘车时应与气囊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在气囊前方、上方或附近放置物品,因为这些物品可能会妨碍气囊充气或被抛射,造成更大的危险,为了确保气囊真正发挥作用,驾乘人员应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保持胸部与方向盘的合理距离,安全气囊装置的部件应避免在8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长期放置。
大家都知道汽车需要安全气囊,但其基本原理和重要性如何?
汽车在发生碰撞后,通过碰撞传感器、车身偏航率、横向加速度、雷达等多个传感器识别到碰撞信号,并将其传输至安全气囊的控制电脑,控制电脑根据碰撞等级决定是否打开相关气囊,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安全带的保护作用会导致乘员身体剧烈摆动,此时安全气囊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它能够缓冲乘员的冲击力,保护车内人员免受两次伤害,随着消费者对车辆安全配置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气囊的数量和重要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安全气囊的组成包括传感器、微处理器、电控单元、气囊盖与支撑环、气囊和气囊模块等,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感知碰撞强度并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后,判断是否需要打开气囊,当需要时,控制器会启动点火信号,点燃气体发生器,引发化学反应使气囊迅速充气并弹出,形成缓冲层保护乘员,在.1秒内完成整个过程,气囊内部通常使用氮化钠或硝酸铵作为化学试剂,通过爆炸产生大量气体填充聚肽胺织物制成的气囊,气囊还设有安全阀,避免因过压或乘客挤压导致受伤。
安全气囊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
主流家用车通常在主副驾驶座位前方各安装1个气囊,用于保护乘员头部和面部,称为主/副驾驶气囊,高配车型会在主副驾驶座椅侧面再各安装2个气囊,用于侧面碰撞保护,部分车型还在主副驾驶膝部前方安装膝部气囊,用于正面碰撞保护后排乘客,随着车辆安全配置升级,后排乘客也得到了专门的保护,全新一代奥迪A8四座版等高端车型在后排乘客之间设置了中央安全气囊,实现全方位保护。

如何正确使用安全气囊?
-
配合安全带:安全带不仅能固定身体,还能在碰撞前期控制速度,减少气囊对乘员的冲击力,不系安全带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
禁止放置物品:安全气囊周围不能放置物品,气囊爆发时的瞬时速度可达250-350公里/小时,撞击力可高达150-200公斤,放置物品会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
正确的坐姿和座椅:头部与安全气囊的距离过小可能引发轻度创伤性脑损伤,2015年美国一名乘客因前排翘二郎腿而被安全气囊撞击鼻部,说明正确的坐姿至关重要。
-
电路及椅套:改动车内电路可能导致安全气囊失效,包裹严实的座椅套可能阻碍气囊弹出。
-
儿童乘坐:安全气囊对儿童来说是致命武器,若必须让儿童坐在副驾驶,请关闭副驾驶气囊,并使用后排儿童安全座椅。
-
保质期:安全气囊的使用寿命与车辆寿命不一致,超过8-10年或发现指示灯异常时应及时检查。

安全气囊≠护身符
实验室测试结果与现实情况存在差异,安全气囊通常需要车速超过30公里/小时且碰撞角度接近垂直才能打开,在实际碰撞中,碰撞角度、撞击物体类型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气囊的反应,即使乘员严格遵守安全气囊使用原则,安全气囊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护身符。
未来发展方向
德国西门子和英国Jaguar等公司正在研发能根据碰撞环境控制气囊引爆的系统,西门子采用"三维摄像机"和"重量传感器"识别乘员坐姿,Jaguar利用超声波感应监测乘客体重和座椅位置,这些技术将更精准地控制气囊的打开时间和强度。
安全气囊是辅助性被动安全装置,必须与安全带配合使用,保持正确坐姿和座椅位置,并注意车辆保质期,安全气囊的数量越多越好,但其无法完全替代正确驾驶和安全习惯,遵守交通法规、保持安全行车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