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上市时定价62.8-63.8万元,到后来价格腰斩至35.58-50.58万元区间,这一巨大转变反映了路虎揽胜极光价格策略的变化,尽管其曾经达到了“天之骄子”的地位,在面对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变化,消费者对品牌认知愈发理性,且越来越多的平行进口品牌和自主品牌车型凭借出色的设计、配置和性价比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使原本无比仰慕的揽胜极光逐渐丧失原有的竞争力。
仿品数量增多:诸如众泰、陆风等国产品牌以其低廉的价格和极具辨识度的外形模仿路虎揽胜极光的身影,占据了市场相当一部分份额,导致实际售卖的极光车型远低于原装进口车的形象,这类仿品不仅在产品质量上与原版并无显著差异,甚至部分车型还通过过度营销来提升用户的品牌认知度,进一步削弱了揽胜极光作为纯进口豪华车的身份感。
国产化进程加快:从最初以纯进口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直至国产化后被消费者戏称为“奇瑞路虎”,这反映出国人对待国产汽车的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中国仍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外国车人比较瞧不起国产车,而这成为了揽胜极光进口替代的重要阻碍,特别是当其价格大幅下降后,同级别国产紧凑型SUV如吉利博越、哈弗H6等车型纷纷崛起,这种竞争态势迫使揽胜极光不得不调整销售策略以保持自身在国内市场的稳定。
品牌形象受损:抛开商品本身品质及设计水平不佳的问题不谈,消费者的认知对一个品牌的历史、口碑和情感信任程度有着深远影响,早期揽胜极光以其出色的越野性能和迷人的英伦风貌赢得了大批年轻女性车主的喜爱,而在价格下跌、质量问题频发及国产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这种昔日的高贵标签难以让消费者回归,这样一来,产品的魅力不再,反倒给人一种似乎跟不上时代的落伍感,进而导致市场份额减少乃至陷入亏损困境。
造成路虎揽胜极光销量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牌价值下滑、仿品数量增多、国产化进程加快以及品牌形象受损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揽胜极光在市场中的定位和竞争优势的消退,使得这一昔日的豪车品牌不得不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品牌方应持续优化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优化销售渠道、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并以此来重塑自身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