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必争之地,忻州雁门关的作用是什么?

2小时前 (18:09:54)阅读4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66602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33204
  • 回复0
楼主

兵家必争之地,忻州雁门关的作用是什么?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S忻州S代XX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作为军事防御的重要节点,雁门关不仅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更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战略防线的关键位置。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这一称号印证了雁门关在古代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它依山傍险,高踞勾注,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历史上,赵武灵王在这里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李牧在雁门驻守期间,凭借廉洁奉公和精湛的防御策略,赢得了士兵的信任和匈奴的敬畏。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蒙恬率兵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为中原地区的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北宋初期,雁门关成为宋辽争夺的战场,杨业等爱国将领在此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抗争,一举大败敌军,但最终因指挥失误而兵败身亡,为纪念他的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

元明时期,雁门关逐渐从军事防线转变为商贸往来的重要节点,清末,慈禧太后等避难至此,留下了逃跑的脚印,1937年抗战期间,周恩来、彭德怀等英勇将领在雁门山的太和岭口与国民党会晤,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雁门关兴衰的历史,从公元前4世纪至20世纪,发生在这里的战事据统计有140多次,这一历史长河见证了雁门关在军事防御、文化交流、经济往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

0
回帖

兵家必争之地,忻州雁门关的作用是什么?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