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疫情对旅游业有多大影响_如何看待中国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20年全球疫情对旅游业有多大影响?
毁灭性的打击!中国导游已经失业好几个月了。日本没有人喂鹿,泰国导游绝望地自杀了。海豚出现在威尼斯...以瑞典为例,SKANSEN高管上周五发出预警,夏季前可能破产。
斯堪森(Skansen)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瑞典房屋和花园。它讲述了瑞典的历史,如人们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如何生活、风俗习惯、工作、节日和日常生活。
SKANSEN露天音乐会每年夏天举行(Allsång på Skansen), 斯德哥尔摩音乐艺术节吸引了无数人…
一个周末,我收到了300万克朗的捐款!它可以缓解危机!瑞典旅游业协会正处于破产边缘。。。发达国家仍然如此,更不用说发展中国家了。这就是为什么欧洲和美国不愿意完全关闭城市,并有群体免疫的想法之一。这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这不亚于三战!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今天的全球化,每个人都是绑在绳子上的蚱蜢。
旅游业是世界上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预计2020年游客数量将比2019年下降20%-30%,国际旅游收入将减少3000亿-4500亿美元。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采取应急措施,努力摆脱困境。
2020年出境旅游几乎没有希望。目前国内旅游等待5.1开放的可能性还不清楚。很多旅游巨头公司倒闭、裁员、降薪、停职,可能真的需要持续到2021年才能恢复,不确定性很大。
如何看待中国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项目,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但相比之下,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旅游业现状分析
疫情下的旅游业受到一定影响,但已基本恢复,旅游市场潜在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满足国内旅游市场发展速度的要求。
游客数量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量逐步增加;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享受少;国内热门旅游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知名度高、旅游基础设施齐全的4A级以上景区。自助旅游增加,团队旅游减少;度假村地区的生活特征相对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西部、东北等地区的度假村管理具有自己的特点。
由于上述情况,国内旅游业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
旅游消费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状态,国内旅游设施和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旅游业将从基本满足型向舒适型、享受型发展,向吃得好、住得好、火车软卧、飞行包机发展。但我国目前的旅游资源极其有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此外,缺乏旅游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的政策支持较少。
目前,中国的旅游市场真的可以说是“问你能有多愁善感,就像一江春水向东流”。本来判断7月份官方有望宣布解禁国内旅游,但由于上周末北京、广州等地疫情爆发,现在似乎要回去仔细观望..
回到楼主的主题“如何看待中国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笔者从以下两个方向稍作分析,供大家讨论,恭敬请各位大咖斧正。
一、目前国内旅游现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目前的旅游市场主要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旅游目的地:各省(市)均以省(市)内周边游为主轴。
2、消费群体:家庭亲子自驾游(主导)与退休中老年团队旅游(辅助)并存。
3、跨省旅游:虽然官方没有宣布解禁,但已经出现了一些自驾、自助或到目的地参加旅游的现象。
4、出国旅游:由于海外疫情仍处于“危险”阶段,各国政策“限制”因素,这个市场基本为零。
5、旅游产品:以廉价购物团产品为市场消费主流的团队旅游。
二、下半年国内旅游发展趋势
1、主流目的地:短线周边游:短线周边游 贯穿全年为主流。
2、热点目的地:部分旅游资源特色突出,“疫情”安全省区有可能成为“爆款”。
3、团队旅游产品:以廉价购物团为主。
4、特色旅游产品:以家庭(或小型合作伙伴)为单位的私人定制小包团质量旅游,可能成为今年崛起的亮点。
5、政策分流:不排除省、区为支持当地服务业解困,维护或新出台更大优惠力度的接待政策,进行营销分流。
6、消费平台:以各种规模的在线平台为主。
结论:旅游业的痛苦还会继续,疫情过后的冬天,未来一定会辉煌...来吧,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