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鱼的发源地
松鼠桂鱼,这一江苏省苏州市的传统佳肴,其历史渊源颇为引人入胜。
关于这道菜的起源,虽然众说纷纭,但都与乾隆皇帝有着不解之缘,其中流传最广的故事是,乾隆皇帝在苏州的一次私访中,偶然品尝了这道菜,当时他点名要品尝松鹤楼的元宝鱼(即鲤鱼),店主为避免宰杀“神鱼”的罪名,巧妙地将鱼烹制成了松鼠状,既与店名中的“松”字相呼应,又巧妙地满足了乾隆的口腹之欲,自此,“松鼠鱼”便在苏州流传开来。
由于在中国文化中,“鲤鱼跳龙门”象征着吉祥喜庆,后来厨师们逐渐改用鳜鱼制作这道菜,从而形成了现今的松鼠桂鱼。
松鼠桂鱼的制作过程堪称精湛,首先将鱼肉去骨刺后外翻,再以刀法划出菱形纹状,随后,拖干淀粉下油锅炸至金黄色,使鱼首微昂、鱼尾高翘,最后盛盘,浇上特制的卤汁,这样制作出的松鼠桂鱼形如松鼠,外脆内嫩,色泽橘黄,酸甜适口,并散发出松香和红油的香气。
值得一提的是,这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在2018年9月被正式列入“江苏十大经典名菜”之列,其独特的外观和别具一格的上菜过程(浇上卤汁时会发出类似松鼠的“吱吱”声),更是为它增添了几分趣味性和吸引力,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品尝松鼠桂鱼,不仅是一次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美食文化的深度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