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施未成年人禁止网络游戏后,单机游戏会赢来巅峰时期吗?

9分钟前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73436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46872
  • 回复0
楼主

国家实施未成年人禁止网络游戏后,单机游戏会赢来巅峰时期吗?

国家对游戏这种产业采取的方式是 不资金投入 不大力支持 不强烈禁止 在有监管的前提下发展 而且游戏行业受监管的部门颇多 一定程度上 大部分炮灰游戏行业只能走坑人氪金的道路 赚一票就离场 打擦边球 游击战 而不肯 不会也不可能把心思花在扎扎实实的提高游戏品质上 所以 无论网游怎么禁 对单机游戏的发展几乎毫无影响

若国内实行网游宵禁,关闭晚23点到早6点的所有游戏服务器,你赞同吗?

若国内实行网游宵禁,关闭晚23点到早6点的所有游戏服务器,个人是不赞同的,这种行为是治标不治本,就好比小孩子学习动画片的行为,家长却把动漫公司告了,导致其被封禁。

国家实施未成年人禁止网络游戏后,单机游戏会赢来巅峰时期吗?

这样做的好处——遏制青少年游戏上瘾。

青少年缺乏自律意识,很容易玩游戏上瘾,晚上通宵上网打游戏的情况不计其数,在晚上的时间段实行宵禁,是有一定遏制效果的。

国家实施未成年人禁止网络游戏后,单机游戏会赢来巅峰时期吗?

这样做的坏处——对部分人不公、阻碍游戏行业发展。

1.在这个行业多元化的时代,并不是传统的白天工作,晚上休息了,有的工作者在夜里也是需要游戏放松,如果实行宵禁,对他们来说并不公平。

2.网游宵禁会阻碍一些衍生行业的发展,比如游戏公司、网吧、直播、代练等等,都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国家实施未成年人禁止网络游戏后,单机游戏会赢来巅峰时期吗?

自律和管教最重要!

在这个信息时代,游戏早已不是主要娱乐方式,即使实行网游宵禁,有的人依然能看电视剧、刷短视频一整夜,这就是个人问题了!

另外就是家庭管教了,有的大人手机随便给孩子玩,也不管不问孩子,最后出问题。却怪罪游戏。

所以,游戏公司对游戏时间的限制非常重要,但是自律和家教更重要!

如果实行网游宵禁,关闭晚23点到早8点的所有游戏,你同意吗?为什么?

不同意。首先实行网游宵禁是一种逃避的表现,大禹治水用的是疏通河道的办法,如果水来土掩,中有一天你的堤坝会被积累的水冲毁。而对待网游的态度,应该是正确地去引导,让人在享受网游的同时意识到沉迷的危害。一刀切在任何时候都不是个好办法。况且网游宵禁基本不可能实现,牵扯到的人、利益团体太多了,我认为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大家有其他观点可以找我一起讨论讨论。

为保护青少年的眼睛,国家对网游实施总量调控,腾讯、网易还能通过充值任性赚钱吗?

牛熊交易室认为,为了保护青少年的眼睛而实施总量调控或许存在一定的不能让人理解。

青少年沉迷游戏是根本,眼睛受到伤害是其引发的害处之一,要想保护青少年的眼睛,或许更应该对于游戏质量以及游戏环境进行改善,让家长、游戏生产方、社会共同携手。同时,或许可以出现游戏的青少年版本之类。

而对于这一政策的出台,产生的影响是怎样的呢,主流平台如腾讯、网易,受到的影响肯定是不如中小平台商家。

不过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八月底,腾讯股价下跌了7.19%,网易股价也下降了4.87%,虽然存在下跌,但是他们的支持者依然存在并一直存在,而且数量庞大,只要能够开发出好的游戏,任性赚钱依旧不在话下。

游戏玩家的支持并不会因为政策而受到打击而减少。特别是对于一些沉迷于其中的青少年,这些无法减轻他们游戏充值的热情与升级的欲望。

减少游戏总量就能救眼睛?这个方法是不是太逗了?

专注于金融知识普及,让知识深入人心,如果觉得回答的不错,欢迎点赞,评论,更多精彩财经知识,请关注我。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个词语叫做游戏沉迷,说的就是很多自控力不足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沉浸于游戏中不能自拔,甚至忘记工作和学习,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而近视只是游戏长期沉迷的一个小小的反应。

所以,就眼睛也好,甚至可以说救一代人也好,最重要的还是应该使用先进的放沉迷机制来防止游戏的滥用。曾经国家出台政策,要求游戏登记实名制度,只有实名且年满18岁可以玩完整的游戏,这种方式其实就比较正确,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很多的游戏厂商并没有将政策贯彻到底,防沉迷机制流于形式,所以,游戏还是一样的火爆,而玩家依然还是依然的疯狂。

其实,游戏和菜刀一样,本身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在于如何控制使用的时间,而菜刀则是控制使用的方式。在青少年接触和使用游戏的时候,更多的需要社会、游戏厂家、家长的广泛支持,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因为家长忙于工作或者懒得管,而给他们一个游戏让他们消停一会儿,这样家长才能在忙中闲下一个时间,其实作为孩子的父亲,我理解家长的这种痛苦,工作中被领导要求,下班了成了父亲、母亲,被孩子挟持,确实没有自己的时间,但是轻易的将游戏交给孩子,让他们玩耍,其实更加不负责任,当然说这个内容的同时,是不是社会或者游戏厂家可以想想办法,让孩子的时间更加紧凑,更加有意义,比如更多的漫画类的知识游戏、教育视频游戏等等,让孩子去在玩游戏的同时能够学习知识,并且熟练运用,而不是沉迷于成年人的游戏之中?(畅想一下,出一个王者荣耀的孩童版,需要作对问题才能买衣服,和老师联网,老师可以将XX考试成绩作为升级的一个依据,而你的等级只能和你做题、老师评价等有关,同学之间可以在非上课时间玩一定的时间,其他时间不能游戏等等……只是畅想,没有商业价值的游戏估计不会有厂商做)

当然,商业游戏是需要由商业价值的如充值、广告等等,但厂家们也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资本的利益,真的害了一代人。

其实,这个事情还的是全社会的关注才能推动变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上面这张图是教育部批发的文件,从而对网游实施总量进行调控。受此影响,各大游戏公司股价大跌,如下图。截止2018年8月31日,网易跌了7.19%,腾讯跌了4.87%。

这只是目前的一些影响,在此之前,国家曾对游戏版号进行了限制,使游戏的发行难度再次加大。每日经济新闻曾发表文章,采访过相关行业人员,对于此次措施,业内相关分析人士均认为对中小游戏厂商的冲击较大,而不是主流的大公司。

大厂商可以继续运营之前的游戏保持盈利,小公司则不行。现在的游戏S场更新迭代非常之快,有的甚至3个月-6个月,便是一款游戏的生命周期。

关于完美游戏平台

完美游戏平台(PGP平台)是完美世界2016年推出的重量级产品,平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整合了完美世界旗下所有游戏,包含目前的热门手游《诛仙》,《轮回决》,《梦间集》《最终幻想:觉醒》《武林外传》等。为用户提供游戏登录,游戏小助手,游戏带宽加速,游戏3D优化,多账号切换,下载更新等全方位的游戏服务功能,玩家通过完美游戏平台启动完美游戏时还可享受经验加成、游戏礼包等专属游戏特权。可以了解一下~

受到政策影响,腾讯与网易等网游上S公司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表现,而从最近一段时期的游戏类股票表现来看,也基本上离不开跌跌不休的表现。但是,对于游戏类上S公司的下跌,一方面主要是未来盈利增速预期的忧虑;另一方面则在于对以往估值的理性修复以及缺乏爆款产品、创新产品的打造因素。不过,从近期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来看,似乎给了空方做空股价的一个导火索,但对网游实施总量调控,实际上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而对于沉迷游戏的玩家而言,一旦沉迷下去,即使有多严格的政策约束,还是很难从本质上戒掉他们的游戏网瘾。至于腾讯、网易等公司,只要推出爆款的产品,那么对政策的约束影响不会冲击很大,而背后还是有一大批游戏玩家的支持。但,通过政策的引导,还是可以获得或多或少的成效,只不过效果如何,仍需要有针对性的配套动作,而游戏总量控制对于一个沉迷游戏的玩家而言,实际上效果并不那么明显。

昨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从今年3月份,监管机构已经暂停了游戏的版号审批;到今年8月,游戏股普跌,迎来一次大地震;再到刚刚发布的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这意味着,中国游戏S场将迎来一系列变数,而整个S场的出口将越来越小,大鱼犹在,小鱼渐亡。一位知名的投资机构大佬直言:“搞不好只有万分之一的基金投资游戏了。”

  控制新增网游数量:

  虽然可选择的少了,青少年就玩得少么?

  “政策的目的如果是出于对青少年的视力保护,那么就应该加强监管,建立反沉迷视力保护的有效机制,抓住违规变立即重罚。控制上线数量,游戏少了,可选择的少了,小学生就玩的少么?”

  一位大佬向投资界抱怨了这个政策的“可行性”。实际上,在当下这个看似繁荣的游戏产业,已经冒出了一股不太平息的“衰气”。

  被称为历史上每年一度的“宅男大迁徙”China Joy在上海如期举办,人流的涌动和从业的繁荣并没能抹掉2018年网游的不太平。据伽马数据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的中国游戏的产业报告中,中国游戏S场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1050亿元,用户规模5.3亿,但是与过去几年同期相比已经出现了新低。

  版号审核的推迟,令许多的游戏无限期推迟上线。不少公司另辟蹊径使用旧游戏的版号“套牌”让新游戏合规上线。这一举动让游戏二手版号的交易越演越烈,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似有割韭菜趋势,而冒牌版号也开始乱像丛生,令人寒毛耸立。

  新政策的实施到底能否抑制住青少年对游戏的瘾性,是无法确定的。

  但有一点肯定的是,新政的出台会让游戏行业走向燃眉之急,大公司“蛋糕”做大的可能性减少,小公司生存空间更加的缩紧。

  54家上S游戏公司营收下滑,

  腾讯股价当日跌逾2%

  自昨日政策刚刚颁布,矛头便直接指向了腾讯、今日头条、网易等巨头公司。腾讯受到消息的影响,在美挂牌ADR大幅度走低。而其他受版号无法如期上线所致的大公司,也在今年自家发布的财报上有所显露,感受到了阵痛。

  据相关媒体统计,发布了半年报的54家上S游戏公司当中,多达27家公司营收同比出现下滑;净利润下跌的公司有22家,近一半跌幅超50%。这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版号的限制。

  “未来的版号的申请如果仍然收紧,可想而知,这些都会流向有钱、高度资本化的大公司、大企业。那么,整个行业之后如何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评估游戏方面如何落地实施都成为了待解难题。”一位投资机构大佬面露担忧。

  S场环境的打压,使得众多中小型游戏厂商或开发者开始寻找新的S场,先后走向了海外。

  根据App Annie数据统计报告,中国移动游戏发行商的海外IOS及Google Play综合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超过40%。而海外玩家在中国移动游戏上的总支出也超过了160亿美元。同时,有超过200款出海游戏突破了百万下载量;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出海游戏也增至243款。

  出海,成为中国游戏厂商的必经之路。而本土化成为了中国厂商立足海外的关键,符合海外口味的游戏越来越多,许多厂商越来越欧美化。但这似乎并不是中国民族文化自豪感想要看到的结果。

  政策对投资圈影响不大,

  因为不投游戏的人还是不投

  “有没有这个政策,基本上也没有多少机构会在游戏领域里投资了。”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告诉投资界一些实情。

  游戏行业的现金流极好,拥有一款成功游戏等于开了一台印钞机。作为电子海洛因的它,大多数人是无法拒绝这种简单轻松的娱乐形式的。除了上瘾以外,这门非常暴利的生意,让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坐享其成。据一位游戏业内人士称,游戏业务基本毛利率都在50-60%以上,这还是手游分成算成本的情况下, 端游时代85%毛利随处可见,甚至部分公司可以做到95%的毛利,一本万利来形容这个行业一点都不夸张。

  但是投资圈对游戏行业的态度却并不积极,基本上只有千分之一的基金会投资游戏,搞不好只有万分之一的基金会投资。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告诉投资界了两点原因:第一,股S、金融策略上来讲,基本上没有新的游戏公司能够上S,投资了也无法退出;第二点就是投资游戏公司的风险比较大。

  中国大部分游戏公司还在指望着“换皮”等手段原地踏步,但新的用户已经快没了。哪个机构不去寻找新的红利点呢?

  因此,这个政策对投资圈基本上是无关痛痒的,不投游戏的机构依旧不会投资游戏,而像英诺这样很早就投资了游族网络、宾果消消消、和网易的官狼(官方正版狼人杀)的机构,就仍然在圈子里继续前行。

  目前会在游戏圈打出弹药的基本上都是游戏产业已经上S的大公司,他们从战略发展、丰富产品线的角度会在早期投资一些小的游戏项目。只是这条路,仍然是且行且珍惜。

0
回帖

国家实施未成年人禁止网络游戏后,单机游戏会赢来巅峰时期吗?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