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沉迷症”犹如烟雾般弥漫在社会上,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它可能摧毁一个人,就像烟草对身体的危害那样深远,在总书记近日发布的这篇社论《疏堵结合,让孩子远离游戏瘾》中,“疏”与“堵”成为了剖析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正如媒体所指出的,“网瘾并非普遍现象,但并不代表无法根除。”这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而非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网瘾的形成既有内外因素交织的因素,既有个人对网络世界的追求过于强烈,又伴随着缺乏适当的自我管理和心理疏导能力,这个现象使网络依赖成为一种顽固且难以被有效破解的习惯。
总书记在文中强调:“在家长和社会的努力下,网瘾人群的内心防线逐渐加强,部分家庭开始认识到与其一味地阻挠孩子使用网络,不如采取疏导策略,通过‘疏’的形式更有利于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为灵活和细致的方式,从外部入手,逐步改善孩子对待网络的态度,使其从被动的接受状态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抵抗。
“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机制:作为家长,应与孩子坦诚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理解并尊重他们对网络世界的探索欲望,对于自己无意中引发的误解或误会,应该勇于道歉,向孩子解释清楚,并尽量通过实际实例展示网络游戏的危害,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正确使用网络的行为模式。
-
激发孩子兴趣爱好:家庭成员可以在周末、假期等闲暇时间安排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户外运动、文化学习、志愿者服务等,让孩子找到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寄托和成就感,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孩子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网瘾人群而言,他们常常会产生自责、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和家庭应当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困扰的方法,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
引导使用工具:为防止过度依赖游戏,鼓励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网络使用时间和方式,比如制定游戏使用限制,保证每天有一定的社交、学习和休闲时间,同时适时引入在线教学、学习平台等辅助工具,让他们能够进行高效的学习和娱乐活动。
-
推动科技应用助力教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手段,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游戏体验,例如利用在线教育平台组织各类在线课程,让游戏不再只是游戏,而是能提升学习效率的工具。
“疏堵结合,以‘疏’破网瘾”是一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决策略,只有当我们在“疏”与“堵”的交融中,赋予网络环境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和关注,才能帮助网瘾人群摆脱沉迷的泥沼,重拾生活的美好和乐趣,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