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可以改写《安娜卡列尼娜》 ,你会将故事引向什么结局?

1小时前 (17:47:32)阅读3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70543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541087
  • 回复0
楼主

如果你可以改写《安娜卡列尼娜》 ,你会将故事引向什么结局?

自古以来,老百姓有句话:人定其命,悲剧命运的人注定有悲剧性格,这是人性的一部分,至于虚伪自私的人,他们的性格是他们的命运,女人为了爱情可以飞蛾扑火,奋不顾身,却最终伤害的是自己,再美丽的爱情也无法比生命重要,为了这样的爱情,值得吗?我为安娜的悲剧性格感到惋惜!愿天下每个真情实意的女人都能拥有完美的爱情!

原著中,安娜卡列尼娜在丈夫卡列宁虚伪,情人渥伦斯基冷漠自私的情况下,心如死灰,最终选择了卧轨**。

改写:安娜卡列尼娜走到车站,准备赴死时,被车站的站长发现了,站长把安娜引到办公室,告诉她自己一直心仪她,安娜注视着站长那比渥伦斯基还要帅气的脸庞,被他柔情蜜意的语言感动了,再次堕入情网。

她没有再回到原来的家,而是在站长的家里住了下来,在站长的精心照料下,安娜的心里的伤慢慢修复了,安心过起了日子。

安娜卡列尼娜的深度解析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描写十九世纪俄国贵族生活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涉及爱情、婚姻、宗教、道德等多个方面,同时对历史、政治、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民众的苦难。

小说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细致入微,每个角色都鲜活独特,增加了作品的情感厚度和艺术魅力,安娜卡列尼娜不仅是一部思想性十足的作品,对理解十九世纪俄国社会、了解人性、思考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价值。

安娜卡列尼娜的内容简介

这部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选择了卧轨**,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扩展资料

时代背景

19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这个时代正值农奴制改革,整个社会处于由古老封建社会向新兴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转变的特殊时期,在世界资本主义尤其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力冲击下,俄国封建农奴制度迅速崩溃,封建贵族地主日趋腐化堕落,欧洲资产阶级人文思想的启蒙,使人们要求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反动腐朽的封建农奴制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仍具强大的阻力。

个人背景

从19世纪70年代起,俄国乡村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到民间”去等活动的开展,使托尔斯泰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因为自己所处的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无法找到答案,后来他访问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隐修士,并结识了农民、独立**康.修斯塔夫,最终他完全否定了官办教会,接受了农民的宗法制信仰,这是托尔斯泰复杂的探索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了《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局

由于长时间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谢廖沙,安娜精神上备受折磨,最终将失去的火气撒向了渥伦斯基,渥伦斯基为了安娜失去了军衔、事业和家族资金的支持,心情十分苦闷,开始渐渐冷落安娜,两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痕。

痛苦不堪的安娜最终选择了卧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的地位和影响

100多年来,《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最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这部作品也被视为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安娜卡列尼娜是谁演的

伊莎贝尔·阿佳妮安娜卡列尼娜就该是她这个样子,风华绝代、超凡脱俗和颠倒众生说的就是她,40岁时出演的玛戈王后,对她演技和美貌的检阅,黑白照同样美得动人心魄,感受一下动图 杂志封面也是那么美!一个世纪只能出一个阿佳妮。

0
回帖

如果你可以改写《安娜卡列尼娜》 ,你会将故事引向什么结局?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