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误杀2》给人一种“不如第一部,也不如原作《迫在眉梢》”的感觉,与前作《迫在眉梢》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在讲述医保制度问题时,选择了更为黑暗的题材设定,影片仿佛在剥离《迫在眉梢》的皮囊,转而讲述了一部关于权力**与黑暗势力的故事,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杀破狼:贪狼》。
《误杀2》翻拍自2002年的韩国电影《迫在眉梢》,讲述了一个关于医保制度的故事,父亲林日朗为救被权贵劫走心脏的儿子,小虫,走投无路放手一搏的故事,影片中,小虫的命运似乎迎来了转机,心脏配型顺利,林日朗也筹到了足够的资金,但最终,小虫的心脏还是被劫走了,林日朗决定策划一个绑架案,试图从权贵手中夺回自己的心脏。

影片聚焦于绑架案发生的当天,前情提要通过插叙补充,让观众如同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影片并未像原作那样深入探讨医保制度本身的批判,而是将焦点转向了权力循环中的**与黑暗。
影片的主要矛盾在于,S长劫走了本属于林日朗儿子的心脏,然后林日朗又劫持了医院,试图追溯到S长,并引诱警察“误杀”了自己,S长本意是想救自己的儿子,但没想到他靠权力劫夺的心脏无形中也“误杀”了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小虫,影片中还涉及达马医生的医患矛盾,他本来想刺杀林日朗,但林日朗提前下手,为达马医生躲过了一劫,林日朗的“误杀”事件又掩盖了达马医生本来的刺杀计划。
影片中的“误杀”贯穿始终:林日朗误杀特警、误杀狙击手、误杀S长等,每一次“误杀”事件都像一把解开谜题的钥匙,最终揭示了权力背后的黑暗图谋。
《误杀2》于2021年12月17日上映,票房表现亮眼,预售票房超过千万元,影片讲述了林日朗为救儿子小虫而放手一搏的故事,展现了一个走投无路的父亲为孩子安危所做的惊天计划。

影片中的多层“误杀”让人看得深思,究竟是谁被误杀?是卫生局局长?还是警察?还是林日朗自己?影片的结尾答案令人意外:林日朗其实误杀了自己,通过这一手法,影片巧妙地揭示了真相。
与第一部相比,《误杀2》的叙事逻辑稍显松散,悬疑感不如第一部,影片过于直接地表达了林日朗的心理活动,缺乏代入感,细节处理上也有待提高,例如手机铃声传得那么远、S长的出现逻辑不清等。
影片的核心情感内核与第一部《误杀》一致:父母为孩子对抗命运不公,但在叙事层面上,影片显得略显普通,情节反转缺乏新意,结尾的民众冲击画面与前作相比显得平淡无奇,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处理不够巧妙,情感表达显得过于刻意。
影片中最令人称道的是对达马医生的刻画,从被掐、被打、被砸、被挟持、被威胁、被雨淋,到差点被雨淋甚至被雨淋,达马医生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天,即使是如此,影片中仍让观众对他的命运充满同情,影片中对女记者的描写却显得生硬,记者的炫酷拽笑让人难以接受。

影片的犯罪场景设计较为荒诞,例如警察局长明明命令不许开枪,却被狙击手“误杀”,JC队伍的现场管理也显得混乱,这些细节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尽管影片试图传递严肃的医生主题。
《误杀2》是一部情感真挚的犯罪电影,但在叙事逻辑和细节处理上稍显欠缺,建议影迷们以开放的心态去观看,这部影片或许会带给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