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昨夜的小楼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在明月的夜晚,雕栏玉砌依旧在,只是朱颜已改,问君是否有如此多愁?恰似一江春水滚滚东流。
赏析
这首词以李煜的个人经历为背景,通过对比对比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无尽的哀愁和对逝去辉煌的怀念。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充满怀念,春花秋月象征着人生的美好,暗示词人曾经的幸福生活,现实却让他成为阶下囚,春花秋月的美好再也无法回首。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春花将要盛开,然而故国已不复存在,词人站在月光下回首,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朱颜改则暗示了人事的变迁,词人对失去的辉煌和亲人的离散感到深深的惋惜。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人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愁绪,再以奔流的春水比喻内心的愁绪,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深沉和绵长。
虞美人赏析手法和感情
- 比喻:春花秋月、雕栏玉砌、朱颜改等都使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的情感。
- 对比:通过对比故国的辉煌与现实的沧桑,词人表达了对逝去生活的无限怀念。
- 设问:问君能有几多愁?通过设问引出愁绪,再以春水喻愁,增强了词的感染力。
李煜的《虞美人》是什么时候写的?
李煜的《虞美人》是在他被俘于宋朝后,在生日当天写下的绝命词,由于词中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赵光义认为李煜有复国之心,于是在生日当天赐予李煜毒酒,导致其被毒死,这首词成为李煜的绝命词,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虞美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煜的《虞美人》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辉煌生活的无限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深深悲伤,词中流露出对失去的王国、亲人的离散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哀怨,李煜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怆心境,展现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如何评价《虞美人》?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其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情感真挚,词中通过对比和比喻手法,深刻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悲伤,李煜的词在词坛开创了新的境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