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那里有什么特殊的民俗文化?
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认真观察有很多民俗文化,追根溯源无法考证来自何方何年,私下流传,不被官方所提倡,没有成文规定,处于人性化考虑官方也不加以限制,弘扬至今让人印象比较深刻,建筑工地,无论是过去的龙门架,还是现今的塔吊顶端迊风飘扬的红旗,还有某工程奠基仪式,流传至今的民俗,拟乎少了有点不习惯,时间久了便是一种文化。
祭祀是亲人,是传统美德,无可厚非的民俗文化,是否流传真的值得商榷,整洁的小区倾刻一夜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转天再看一片狼藉,烧纸的民俗文化不值得提倡,望提高素质,从我做起。
邪门木匠民间故事
明朝万历时期,太平县葛庄村有一个木匠叫葛优堂,他手艺活非常精细,做的东西耐用,所以乡亲们都喜欢请他干活,他虽然有一门好手艺,不过年近40了,还没结婚娶媳妇。
这一天,葛优堂在村里王婆家门口打家具,村长葛洲坝突然来找他,二话不说就接过他手中的工具放到一边,然后拉着他就往外走。
葛优堂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了,于是乖乖的跟在了对方后面,两人一路上没说话,径直走了两三里山路才到县城里。
他们在一家客栈停了下来,村长告诉他:“这客栈是李婆开的,她有一个女儿还没嫁人,今天我打听到李婆子想招一个女婿,我就想起你来了。”
葛优堂打了半辈子光棍,听到要娶媳妇,顿时就来了精神,他看了一下自己的一身行头,抱怨道:“村长,早知道是娶媳妇的,我好问葛二蛋借身行头,就我这样出去怎么见人?”
临进屋前,村长嘱咐道:“等会进了屋,可别乱说话,一切听我的就行,保准你吃不了亏。”
葛优堂连忙答应,心想这村长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可真是没少操心,去年给自己介绍了隔壁村铁匠老樊的女儿,只可惜还没过门就失足掉水里淹死了,前年介绍的上游村李寡妇,结亲前两天感了风寒,最后也没挺住去见了阎王。
两人随后就走进了这家客栈,奇怪的是,这大白天的客栈内并没有客人,只有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婆子坐在前厅的柜台前,对方看到有人来了以后,紧闭的眸子微微睁开,有气无力的问了一句:“两位客人可是要住店?”
村长赶紧走过去说道:“李婆子,听说你在招女婿,我给你送过来了。”
听到这句话,那李婆子突然眼前一亮,站起身来问道:“是你身边这位小兄弟吗?”说完便仔细打量着葛优堂,又绕着对方走了三圈。
村长笑道:“怎么样?他是我们村的木匠,手艺活好,给你做女婿,亏不了你家闺女。”
“好,好,好,”李婆子连说了三声,然后走到柜台下面拿出一份老黄历,她一边翻着一边说道:“我来挑个大婚的日子,别了晦气!”
葛优堂在一旁听的纳闷,心想我还没见着她闺女呢,怎么问也不问一声就要定大婚的日子了,虽说他活了这么多年还是个老光棍,可是婚姻大事也不能这般草率,回头让乡亲们知道会笑话。
他刚要说话,就被村长给拉住了,只好点头笑了笑,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不过心里却急得跟猫抓似的,毕竟这婚事不明不白的,万一娶的媳妇缺胳膊少腿的,后辈子岂不是遭了殃嘛!
李婆子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冷笑一声,然后从柜台下取出一幅画摊了开来,说道:“这是小女的画像,若是不满意的话,这日子我也不用挑了。”
村长对李婆子赔笑了一声,就拉着葛优堂赶紧离开了客栈,路上骂道:“小子你可别辜负了我一番好意。”
其实葛优堂现在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自从看了那幅画一眼,他的魂都丢在上面了,画中的女子一袭红衣,模样端庄之中透露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妖媚之感,黑发如瀑,肌肤如脂,眉若轻烟,不过那一双眸子却叫他印象深刻,有几分清冷,浑身散发拒人与千里之外的冷漠。
回到村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葛优堂想起自己的工具还丢在王婆家里,便直接过去取了,王婆的耳朵不好使,敲了几声门才答应。
门刚一打开,里面传来一股呛鼻的味道,葛优堂皱着眉头大声问道:“王婆,我工具丢你这里了,我过来取。”
王婆应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了,她把对方请进屋里,顺嘴问了一句:“孩子,你今天去哪了,我找不到你人。”
葛优堂乐滋滋的把今天这件事说了,也不管对方听没听见,他说道:“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