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深情之作,天宝三载,贺知章辞官还乡,时年八十六岁,离乡已有半个多世纪,人生的流转,世事的沧桑,都深深印在他的心间,这两首诗,正是他回到故乡后的真情流露。
第一首诗,细腻地描绘了久客他乡的伤感与归乡的亲切感交织的情感,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情境,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易逝,而“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场景,更是道出了归乡后的陌生与新奇,以及那份淡淡的孤寂。
第二首诗,则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流露出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诗中“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直白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而“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则以镜湖水为喻,表达了家乡的永恒与变迁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这两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情感真挚,充满生活情趣,贺知章以诗抒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读之,仿佛能让人置身于那回乡的场景之中,感受那份深深的乡愁和人生的沧桑。
回乡偶书二首,不仅是贺知章的代表作,也是对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的最好诠释,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心始终牵挂着那片故土,那片我们曾经离开,但永远无法忘怀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