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李鸿章为何对军国大事不反应,却对一只鹦鹉惊慌万分
走向共和:李鸿章对军国大事不反应,却对一只鹦鹉惊慌万分。这是因为李鸿章在清朝末年已经失去了对军国大事的控制力,而鹦鹉的死亡却引发了他的内心恐慌。这只鹦鹉是李鸿章养在府中的宠物,它不仅是李鸿章的玩伴,更是他精神上的寄托。鹦鹉的死亡让李鸿章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因此他才会如此惊慌。
走向共和:李鸿章为何对军国大事不反应,却对一只鹦鹉惊慌万分
在《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当然对鹦鹉拉稀惊慌了,因为这只鹦鹉是要“孝敬”给慈禧太后的,这只鹦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会说“太后吉祥!”
李鸿章贵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可以在天津的官邸里悠闲地吃到家乡的臭鳜鱼,其奢侈程度,不一而足,但是维系这种富足和雍容的,实际上李鸿章在晚清朝局中的微妙格局,他的所有政治资本,在剧中是脱胎于淮军的北洋派,政治背景恰恰是那个紫禁城里的老太婆慈禧。
在剧中,下人汇报了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看起来貌似没有什么太大关联,但是对于李鸿章而言,从他的反应,其实才可以看出李鸿章心中真正的危机是什么?
第一件事,丁汝昌又来催银子了,主要用于给北洋海军几艘军舰购买弹药,更换大炮,北洋水师号称是当时亚洲第一水师,是李鸿章此阶段最主要的政治资本,也是他能够在朝局中举足轻重,受到慈禧太后重视和支持的原因,但是北洋水师在瞬息万变的时局下,实际无论是航速,还是火力,都在逐步落后于时代,仅剩下那庞大吨位,而这些都是唬人的,涉及到购买弹药、更换大炮的事情,是需要花银子的,银子的事情是需要从长计议的,朝廷不批,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翁同龢的那点私怨么?但凡慈禧有任何海防危机意识,翁同龢阻拦得了么?所以责任不在自己,这对李鸿章而言,并非危机。
第二件事,日本征讨清国策已经坐实,他们要以朝鲜为跳板,侵略清朝,占领台湾,再占领东南亚,这其实可以说是当时清廷面临的最大的危机,有识之士对当时日本的野心非常警惕,而且如此重要的情报,已经呈送到了李鸿章的案头,李鸿章能得到的消息,整个朝廷其他人都能得到,日本人以全国之力谋一隅,而终究非李鸿章一人能敌,天下也并非李鸿章的天下,那是慈禧的天下,所以这不是自己的危机,而是慈禧的危机。
第三件事,南洋大臣张之洞上了折子,汉阳铁厂已经建好出铁了,以后修铁路,建轮船都可以。“据闻,朝野喧嚣,说,张香帅此举,到底,压过我北洋一头。”这句才是重点,也才是李鸿章真实担忧的事情,南洋压过北洋,李鸿章受宠的程度必然要打折扣,这才是危机,别看现在自己贵为北洋大臣,慈禧的一句话,自己也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送给慈禧的鹦鹉若是拉稀了,不能活了,那才是真正的大危机,只要哄好慈禧开心,上面的所有这些事情都迎刃而解,但是慈禧如果不开心,那就什么事情都可能成为问题,所以在晚清的朝局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危机?李鸿章的反应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