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平凡的世界》是网上阅读人数最多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纯文学么_看小说《平凡的世界》很难受,为什么作者要把美丽善良的田晓霞活生生写死呢
有数据显示:《平凡的世界》是网上阅读人数最多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纯文学么
纯文学是高冷的范,而《平凡的世界》充满烟火气。
这部小说能深深的打动读者,不正因为每个人在作品里都读出了自己吗,有一种很强的代入感。
孙玉厚夫妇一辈子勤劳,善良,踏实,肯干。一辈子辛辛苦苦,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女一个个有出息。没有高深的见识,没有灵活的头脑,勤扒苦做,忙活完了弟弟又忙活儿女。他们不正像中国千千万万的父母,为家奉献所有,失去自我。
少安跳上生活的马车,绷紧浑身的肌肉,大声吆喝着向前赶去。因为他知道,身边都是要倚仗他的人,而他一无所依。生活中,每一个奋斗着的人,谁不想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家人,是我们的助力剂。
少平不愿呆在农村,渴望到更广阔的世界去闯荡,每一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都是如此。
润叶……
书中的每个人,都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在生活中努力挣扎,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写照吗?
然而,它又像有些纯文学作品一样,生前不受待见,死后方才重视。
路遥的作品,最初发表的时候,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就像梵高的画,死后百年方被人认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金子。《平凡的世界》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平凡的世界》是否属于纯文学?
这个问题使我感到疑惑,不知道大家对于“纯文学”是如何理解的,为何有此一问?
百度词条对于纯文学是这样定义的:
纯文学是汉语词汇,包含三种含义,第一种是与古代“文学”概念相对的现代独立的文学学科观念;第二种是指与工具论文学观相对立的自律的审美的文学观;第三种是与商业文化相对抗的文学观。对于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在世人眼前展示出一个崭新的、陌生的、难以用世俗语言表达的、与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广大无边的世界。
我个人揣测,发出此提问的人对于纯文学的概念可能偏重点有所不同。
而对于这部小说来说,所欠缺的“文学”性只能说是修饰,文笔的部分。
或许这才是争议的关键。
那么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文笔,修饰的部分在一部作品中的地位,它是否能作为评判一部文学作品的重要或者说主要尺度?
拿一首诗歌来说,如果做到四平八稳,字字珠玑,在形式上就会形成一首诗歌。
但决定它价值高低的一定是立意和思想。
比如运用很多手法修辞典故等,又进行了十分全面详尽立体的描写,那它最少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了。
就从小处说,如果它赞美的只是一个人的美貌,它的价值和意义会十分有限。但如果赞美了一个爱情故事呢,境界一下会得到提升。
在“纯文学”认定上文字功底,修饰美化只是“头面”的部分,它会很吸引人,但它只是为了内容去做铺垫,并不是实质的部分。
打个比方,如果要做一件礼服,怎样会更美更出众?
精心的设计,得当的剪裁,加以精良的装饰,一定会熠熠生辉,艳冠群芳。
但如果一个设计师运用了十分简单的材料,不加修饰,却施以心血精工细缝,最终同样获得了众人青睐。
那么在这里,对比的就一定是质感了。
《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小说,真是作者摒弃浮华,舍弃“头面”,捡拾生活中最真实的素材,去深度演绎的一部小说。
以它的立意和表达,深度来说,纯文学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标签。
看小说《平凡的世界》很难受,为什么作者要把美丽善良的田晓霞活生生写死呢
我和看过《平凡的世界》的大多数的人一样,在看到田晓霞因为救一个小女孩被肆虐的滔滔洪水吞灭时,也觉得很难受。甚至对路遥大惑不解,为什么让孙绍平和田晓霞这对有情人难成眷属呢?据路遥的弟弟回忆,他曾看见路遥坐在一个地方痛苦的流泪,问他怎么回事?路遥才喃喃说道:我的晓霞死了,我的晓霞死了……可见路遥这样写自己也是非常痛苦的。
经过这么多么年的人生经历,也慢慢领悟到了路遥的真正用意。和孙绍平一样,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社会底层,出身卑微,家境平常(甚至贫寒)。在受到了一定的教育,有了一定知识后,不甘平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时,就需要一个象田晓霞一样,既出身高贵,掌握平民不具备的社会资源,又和自己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因社会地位的不同而看不起自己。从而相知相恋,最后终成眷属。这样,在人生的奋斗历程中,就走了捷径。这是多数象孙绍平一样的人的共同的梦。
因为是梦,尽管多么美好,终会醒来!也就是说在现实中,没有那么多省委副书记的女儿,会看上你这个平民百姓的小子。而路遥塑造的田晓霞的形象是完美的,尽管孙绍平是一个煤矿工人,田晓霞是省委副书记的女儿又是省报记者,她也不会抛弃孙绍平。那只有让田晓霞因为救一个女孩而被洪水吞没,既塑造了田晓霞的完美形象,又让她离开孙绍平。田晓霞随着滔滔的洪水,最后长眠于大海。是的,大海是田晓霞的最后归宿。
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绍平最后是采煤班的班长。这就是大多数人以后一辈子要过的生活,是的,平凡的,平常人的一辈子!也许,通过孙绍平的努力,他可能到采煤区的区长,铜城煤矿矿长,甚至铜城市的市长也末可知。但需要他自己努力奋斗,还需要有赏识他的领导。
在今天的社会中,现实是残酷的,王子不会喜欢灰姑娘,狼也不会爱上羊(它会爱上羊肉)!这就是路遥比郭敬明们的伟大之处!
《平凡的世界》
平凡而真实的世界。
路遥又不是写网络小说爽文的,凭啥让读者读他的书就不难受呢?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天难受个八次九次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加上读《平凡的世界》而难受一次,不算多。
交通部有一个统计数据说:
中国去年因为交通事故死亡了89455人,伤残了431139人,每一天有近250人死亡,1200人伤残,这1450人的家人亲戚朋友邻居那一个都会难受一下吧!
有的人怕要难受一生呢!
活着而难受正是平凡世界的日常。
具体到田晓霞。
田晓霞是淹死的。
2015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在北京和中国联合举办了“预防溺水国际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中国卫生部发表了一个数据:
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相当于每天150多人溺水而死。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数据可能要高一倍。
你看,溺水而死也是平凡世界的日常。
况且,田晓霞干的又是记者职业。
大多数人不知道,记者其实也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职业。
尤其当记者立志做一名好记者的时候。
“如果你拍出的照片不够好,那说明你炮火不够近——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
就前几天不还是有一名记者被打而成了热点新闻吗?仅仅去采访一个工程意外而已。
田晓霞是一名负责任的好记者,
洪水来袭,她靠的很近。
你看,田晓霞的溺水而亡也是符合真实逻辑的,也是非常有可能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
并不是路遥为了编造情节胡编乱造。
甚至,也许路遥本人在生活中都可能见过年轻女记者的死亡,留恋人伤悲度日。
伟大的作品离平凡真实的世界总是很近,很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