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的续订和延长以终止原合同关系为前提?原合同期满后劳动合同是否应继续履行或延长至新协议签署?
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劳动合同的续订与延长,必须以终止原合同关系为基础,换句话说,当双方同意并签订新合同时,旧的劳动合同关系也随之终结,劳动合同得以重新开始履行。
此过程中,两方的权利义务将得到充分保障,并符合相关法律规范,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进而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营,保护劳动者的职业权益。
劳动合同的续订和延长,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双方达成共识:签署补充协议或签订新合同前,双方应首先明确自身意愿与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岗位、薪资、福利待遇、合同期限等关键要素,若双方均无异议,则合同可依此为基础,宣布终止原合同关系,标志着新劳动关系的正式启动。
-
劳动合同终止:按照法律规定,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通过书面形式解除原劳动合同,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申请、用人单位单方面提出终止协议申请或双方共同选择提前结束劳动合同的方式,期间需要保留必要的离职证明文件作为依据。
-
新合同签订:确定劳动关系终结后的起始日期,此时新劳动合同正式生效,在此基础上,双方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工作内容、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确保新合同的稳定性、有效性。
-
签订附件或附录:为了更清晰地阐述劳动合同中的各项约定,通常会有一份包含附件或附录的部分,这部分详细列出了一些相关事项的具体规定,如保密条款、培训计划、工资支付方式、员工手册等,这将进一步加强合同的执行力和管理效果。
-
经办人签名确认:新劳动合同签订完毕后,双方经办人应对所有相关文件、条款进行逐条核对、盖章确认,形成完整的纸质劳动合同文本,并将其保存存档。
劳动合同的续订与延长需以终止原合同关系为前提,这是确保各方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保持劳动关系平稳发展的必要程序,企业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既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合同内容的合法合规,也要注重维护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确保新劳动关系能够顺利启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通过制定详尽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一步提升合同签订与执行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