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思科与H3C的渊源与对比
H3C,这一品牌曾是华为与3com的合资企业,后来被华为全资收购,其专注于中低端交换机、接入层设备以及终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而华为,作为国内通信技术的领军企业,其产品线丰富多样,从高端交换机、路由器,到光网、移动网络,再到手机等终端设备,几乎涵盖了通信行业的全产业链。
华为与思科相比,究竟存在哪些差异与竞争呢?
从综合实力上看,华为早已在多个方面超越了思科,若非思科借助国家安全为由多次阻挠华为进入美国市场,思科或许早已失去了自己的大本营市场,从最新的通信行业营收数据来看,华为的年收入已经接近思科、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的总和,尤其是近年来,爱立信的高层领导层经历了多次更迭,很大程度上与华为的激烈竞争有关。
具体到2017年的财务数据,华为的营收高达925亿美元,净利润为73亿美元,而思科同年营收虽未达华为水平,但净利润略高于华为,这并不意味着思科在整体上具有优势,思科的利润率偏高是在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下实现的,其产品售价相对较高,这也导致了其市场份额多年来被华为不断侵蚀。
在研发投入方面,华为的投入远超思科,华为2017年的研发投入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五,投入金额高达122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苹果和联想等企业,更是唯一进入世界前十的中国企业,相比之下,思科的研发投入虽也有一定规模,但与华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若华为的研发投入与思科持平,其净利润将有望远超思科。
华为在专利申请方面的成就也令人瞩目,多年来,华为的专利申请数量稳居全球第一,甚至超过了西门子、LG、三星和高通等国际知名企业,而思科在多年前的专利申请数量就已经退出了全球前十的排名。
尽管思科在企业级网络设备方面仍保留着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在电信级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曾是行业的领头羊,但如今已被华为全面超越,而在网络工程师认证方面,虽然思科的CCNA/CCNP/CCIE认证在全球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华为的HCNA/HCNP/HCIE认证也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得到认可,随着华为在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张,相信未来华为的认证体系将有望超越思科。
华为不仅在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