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造车却时常被误会,华为缘何不肯“将错就错”?

32分钟前阅读2回复0
wojiukan
wojiukan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21376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427522
  • 回复0
楼主

造车似乎充满了前景与挑战,耗时费力且难以实现盈利,相较于其他汽车厂商的合作,华为更倾向于与其他企业携手打造汽车。

品牌效应日渐显现,联手华为的汽车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表现,如股价上涨、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及增加华为终端设备和鸿蒙系统使用的覆盖率,这样的合作对双方都具有积极意义,何乐而不为呢!

无心造车却时常被误会,华为缘何不肯“将错就错”?

然而单独进行自主研发生产耗费的时间较长且成本较高,基于此,对于华为而言,将其核心技术和优势与合作伙伴共享更为划算,让华为自身研究并生产可能并不适合它。

以小米为例,目前尚需经历两三年的自主研发阶段才能正式发布汽车,这表明汽车制造业并非易事,与其独自承担研发任务,不如寻求外部技术资源的协助。

无心造车却时常被误会,华为缘何不肯“将错就错”?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华为已经在汽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探索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动技术和充电技术在内的各项技术更新迭代,有望引领汽车产业向前发展,在未来,其技术应用可能还会进一步拓展至汽车行业的其他领域,从而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从商业角度来说,小米虽然不具备直接进入汽车行业的实力,但仍通过市场推广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凸显了整体产品的价值,相比之下,华为选择合作而非自己开发汽车可能过于谨慎。

无心造车却时常被误会,华为缘何不肯“将错就错”?

0
回帖

无心造车却时常被误会,华为缘何不肯“将错就错”?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