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是全国道教圣地,也是北京S道教协会所在地,该观始建于元代初期,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特封道士丘处机为国师,并建道观封坛布道,历经几百年,白云观的香火不断,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庙会活动更是备受瞩目。
关于白云观的开放时间,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北京白云观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殿包括雷祖殿和藏经阁,东殿为客堂和丘祖殿,西殿则分为斋堂和斗姆殿等;后殿分为三进,中为三清大殿,南为甲子殿,北为四御殿,东为救苦殿,西为吕祖殿、玉皇阁及钟鼓楼等建筑。
值得注意的是,白云观在2022年春节期间并未对外开放,为响应政府关于少聚集、不扎堆的疫情防控要求,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白云观自2022年1月16日零时起暂停对外开放,所有聚集性宗教活动也暂缓进行,恢复开放时间将另行通知,建议信教群众尽量减少外出,勤洗手、戴口罩,加强个人防护,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建议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2022年的春节期间,北京S包括白云观、雍和宫、厂甸和龙潭湖、地坛等知名庙会活动均停办。
关于白云观的规模,它占地面积约1公顷多,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路,依次为牌楼、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邱祖殿、四御殿、戒台与云集山房等,大大小小共有50多座殿堂,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白云观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以及后院共计四个部分。
在建筑细节方面,白云观的山门前有一座四柱七楼的木结构牌坊,名为棂星门,牌坊面阔三间,单檐琉璃瓦歇山顶,汉白玉雕花拱券石门,檐下额书"敕建白云观",门前有石狮、华表等物,棂星门外有砖砌照壁,壁心嵌有"万古长春"字样的琉璃雕砖。
白云观作为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白云观的历史文化价值,也为研究道教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