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天都峰2018年12月开始关闭封山,预计五年后,2024年4月开放,鲫鱼背就在天都峰上,天都峰不开放。
鲫鱼背在天都峰上,以奇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名鲫鱼背。
鲫鱼石背长什么样?“鲫鱼背”是天都峰上海拔1770米处的一个石矼。攀“鲫鱼背”坡陡达85度左右,完全依靠双手拉住铁索将身体拽上。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若遇风吹云涌,仿佛山摇石动,背尤为惊险,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清人许全治有诗记其险:“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仑。游人尽是批鳞客,竹杖芒鞋脊上行。”
黄山大王松是十大明松吗?黄山奇松有:迎客松(位于玉屏楼的石狮前面),陪客松,龙爪松(位于始信峰),送客松(位于玉屏楼的右边,现已枯死),蒲团松(位于莲花溪谷),凤凰松(位于天海),棋盘松(位于平田石桥),接引松(位于始信峰),麒麟松(位于北海宾馆和清凉台之间),黑虎松(位于北海宾馆和始信峰之间),探海松(位于天都峰的鲫鱼背旁边),团结松──这就是黄山的十大名松!
从中可以看出没有大王松,所以它不属于黄山十大名松!
天都峰上的鲫鱼背为什么叫鲫鱼背?因为天都峰以奇险著称。
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
爬天都峰看到什么?登顶天都峰,黄山全景历历在目。作为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角锋,天都峰因为山势过于险峻,所以只有一条极其狭窄的步游道,而且全是从山体上开凿而成的,再加上景色实在过于雄伟壮丽,游人趋之若鹜。为了使天都峰植被和游道设施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黄山有七十二峰,其中有三大主峰,分别是莲花峰、光明顶和天都峰。其中,天都峰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